新聞 | 天津 | 民生 | 廣電 | 津抖雲 | 微視 | 讀圖 | 文娛 | 體育 | 圖事 | 理論 | 志願 | 專題 | 工作室 | 不良信息舉報
教育 | 健康 | 財經 | 地產 | 天津通 | 旅游 | 時尚 | 購物 | 汽車 | IT | 親子 | 會計 | 訪談 | 場景秀 | 發布系統

"津雲"客戶端
  您當前的位置 :北方網 > 新聞中心 > 爭鳴擂臺 正文
關鍵詞:
中國擬定單位可提取職工工資1.5%-2.5%用於培訓
  國務院法制辦日前公佈的《職業技能培訓和鑑定條例(徵求意見稿)》中提出,用人單位應當按照職工工資總額的1.5%-2.5%提取職工教育培訓經費,列入成本費用,依法在稅前扣除,用人單位用於一線職工教育培訓的經費不得低於本單位職工教育培訓經費總額的70%。
 
相關閱讀:
·中國擬定單位可提取職工工資1.5%-2.5%用於培訓
·人社部相關負責人澄清:培訓費不從職工工資里扣
·上半年城鎮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爲14638元
·多省市下調工資指導線 可能進一步拉大收入差距
·廣東勞保部門:工資指導線下調≠隨便降薪
·評論:工資指導線下調,須防企業藉機降薪
·人保部:08年責令用人單位補發工資等待遇83.3億
合理,培訓可增強職工技能,有利於工作開展
  從職工工資里扣除一小部分用於培訓,對員工來說是件好事。羊毛出在羊身上,用自己的錢助自己在工作上的一臂之力,無可厚非。
不合理,是否參加培訓應該遵循職工自願原則
  培不培訓應由職工自己說了算,不能當做一項“任務”硬加給每一個人。扣除工資用做培訓費也是如此,應廣泛徵求意見,視培訓的可行性再做決定。
天津市 網友:2009 2009-10-12 21:19

  職工培訓費是指用人單位在工資總額中提取的一定比例,而不是在職工工資中扣除的一定比例.比如職工培訓的費用應在提取培訓費的項目中列支.

天津市 網友:壇主醒醒 2009-08-13 05:13

  職工培訓費是企業另外列支的費用,只是數額相當於工資總額的1.5-2.5%,並非是工資總額的一部分。其實不是新規定,只是進一步明確比例而已。壇主列出的題目“提取職工工資用於...”實在可笑。還是先掃盲吧,免得混淆視聽、給社會添亂。

未知 網友:饞嘴怪 2009-08-12 22:51

  根據職工工資的一定比例提取教育經費,並不是說要在職工工資內扣,而是企業根據職工的工資,作爲基數,按照一定比例提取出經費,專門用於職工培訓。對職工本人的收入沒有影響8+1

未知 網友:自由馬 2009-08-12 13:57

  這個要看什麼單位。什麼性質的培訓吧。有些培訓還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日後謀生的金剛鑽,即使花點錢也值得。比如檢測牛奶三聚氰胺的,呵呵。當初出這個事情,各地需要大量檢測人員。這個培訓後,都可以到奶品企業裏去應聘質檢了。呵呵。

發表正方觀點: 網友評論 4 條,查看全部
暱稱:
輸入答案
天津市 網友: 2009-08-12 17:21

  培訓本應該是企業行爲,爲提高本企業員工技能而作,應屬企業正常支出,不該由職工出。這就類似學校辦課外補習班亂收費一樣。

天津市 網友: 2009-08-12 16:32

  誰能保證,這些錢會用來培訓員工。現在,單位的培訓一向都是走過場

天津市 網友:過客 2009-08-12 11:14

  肯定不合理。

  原來,接受培訓是職工的一項福利,現在好,啥都要職工自己掏錢,,當老闆越來越省心了

未知 網友:大餅油條 2009-08-12 09:42

  工資本來就那麼少,再扣除一部分。就怕培訓完了工作也沒了。

未知 網友: 2009-08-12 09:41

  顯然不合理。敢問扣除工資的包括老總嗎?他們也需要培訓嗎?

發表反方觀點: 網友評論 5 條,查看全部
暱稱:
輸入答案
往期爭鳴擂臺
孩子監考大人 是創新還是恥辱?
  7月26日,甘肅武威市涼州區在全區公檢法系統競職筆試中,突破常規思維,聘請18名少先隊員擔當“監考官”,結果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小學生“秉公執法”,當場抓住25名作弊考生。此舉因“大人的事小孩幹”引起社會各界的強烈關注。
>>我來說兩句<<
流動攤販或將“轉正” 您贊成嗎?
  日前,《個體工商戶條例(徵求意見稿)》公佈,稱國家對個體工商戶實行平等准入、公平待遇的原則。流動攤販有望登記爲個體工商戶,可以從事批發零售、住宿餐飲、製造、交通運輸、倉儲、郵政業、農林牧漁、文化、建築、採礦等行業。街頭商販有望“轉正”,您贊成嗎?
>>我來說兩句<<
上下班途中遇車禍不算工傷 合理嗎
  在24日公佈的《國務院關於修改工傷保險條例的決定(徵求意見稿) 》中,對工傷認定範圍進行了調整,刪去了上下班途中受到機動車事故傷害認定爲工傷的規定。上下班回家是職工上班的延伸,取消上下班途中受到機動車事故傷害認定爲工傷的規定,對廣大職工來說,少了一個保障。對此,您有何觀點?
>>我來說兩句<<
酒後駕車釀成事故 該不該定罪?
  日前,四川兩位律師正式上書全國人大常委會,建議在《刑法》中增加“飲酒、醉酒駕駛機動車罪”。據統計,從1994年到2004年,全國因酒後駕車而導致的死亡人數平均每年以7.3%的速度增長。酒後駕駛已成爲不折不扣的“馬路殺手”。酒後駕車爲何會屢禁不止?對“飲酒醉酒駕車”如何準確鑑定、量刑?
>>我來說兩句<<
策劃製作:張志怡

Copyright (C) 2000-2021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