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作爲天津市推動商貿旅遊發展40個精品項目之一的濱江道提升改造工程基本竣工,除休閒廣場建設尚在施工外,其他項目全部完成。提升改造後的濱江道商業步行街與和平路、南京路共同組成天津中心城區商業區“工”字形主框架,在功能、空間、交通組織及建築形式上突出地域性、文化性特點,充分體現百年商業街的歷史品位,成爲小白樓城市主中心的重要組成部分,進一步增強中心商業區的輻射功能。2010年第一天起,當市民再次走上熟悉的濱江道,感受到的將不僅是這條百年商業街熱鬧繁華的景象,穿插其中的還有文藝復興時期建築的濃郁藝術氣息。
亮點1
藝術味兒賺足“眼球”
“這還是濱江道嗎?變化真是太大了!”指着一座紅頂白牆的建築,23歲的女孩於洋喊着。她手指的地方是濱江道的河北路至河南路段,這裏原先路邊的小門臉已經不見了蹤影,取而代之的是一排文藝復興時期風格的建築,乍一看會以爲是到了五大道。“我喜歡這樣的濱江道,賣的東西一樣沒少,還多了不少看頭,而且整條街顯得更有特色了,外地同學來了會讓我覺得特有面子。”於洋告訴記者。
不僅如此,這排店面前的地面上全部鋪上了棕色的坡形木製地臺面,配合着特色店面,這一段原先老濱江道的影子已經很難找到了,取而代之的是一股濃郁的異域特色。站在木板地上,於洋聽着走路時的“咚咚”聲,更是讓她興奮不已。
濱江道指揮部負責人介紹,坡形木地臺加上紅頂白牆建築,使濱江道這一段徹底顛覆了原先的形象,也成爲最具文藝復興濃郁特色的街景之一。此次鋪設的木板路長50米、寬4米、高6釐米,鋪設總面積達100餘平方米,均爲防腐木。這些防腐木不怕風吹日曬,結實耐用,市民走在上邊會覺得非常舒服。而且優美的坡形設計不僅可以起到排水的功能,也極大地降低了小商小販的隨地擺賣。此外,防腐木下還鋪了石子和水泥,將鋼結構龍骨埋在裏面,使木板與地面牢牢地結合在一起,保證了市民行走的安全,同時,更是讓以往聚攏人氣的“大銅錢”不再獨佔濱江道。
亮點2
特色“馬路傢俱”點睛
在濱江道上記者看到,具有濃郁文藝復興時期特色的街燈杆也全部安裝完畢了,而且整條街面在每個文藝復興時期特色的街燈杆下,都配置了兩個大型歐式白色花壇,裏面植滿了高仿花卉,每個花壇內的樣式都不一樣。記者發現,歐式花壇採用的是高仿花卉,可以不受季節影響保持常綠,讓市民什麼時候到此都能感受到如春的氣息。
在濱江道與河北路交口,街面中間設置的交通信號燈相對而立,並沒有佔據過多的路面。而身後挺拔的銅色路燈杆配上彎頭的燈口,更是將路口映襯的別有一番風味。坐在燈下的休閒坐椅上,於洋喝完了手中的奶茶,將空塑料杯放到了不遠處的垃圾箱內。“以前我都是隨手一扔的,現在濱江道變得這麼好看,再隨便亂扔感覺有點說不過去,好像自己就成了破壞風景的人。”於洋不好意思地說。
濱江道指揮部負責人介紹,在提升改造工程中,“馬路傢俱”的完善主要包括休閒坐椅的外觀改變、垃圾桶的更換和花鉢設置,但顏色、樣式等都與本次濱江道商業街提升改造的主體風格相匹配。垃圾桶也更換爲了使用更加方便、外形更加美觀、線條更加流暢的樣式。在最大限度保留步行街現有鋪地的前提下,沿街增加坐椅,方便遊人休息。同時還增加花鉢、書報亭、雕塑小品等文化設施,以改善街區品質,完善購物休閒功能。而燈杆由節能燈改爲鈉燈,既增加亮度,又更顯柔和。而且在新華路與濱江道交口、河北路與濱江道交口、陝西路與濱江道交口增設的3組交通信號燈,可以保障過往行人車輛的安全,提升交通管理水平。
亮點3
路面翻新“腳下有根”
此次濱江道路面翻新道路石材23000平方米,其中修復破損石材760餘平方米。在改造過程中,施工部門不僅對路面塌陷、破損、被污染石材進行了翻新和修復,而且對道路石材接縫處重新進行打膠和密封,進一步固化和美觀道路石材,使道路面貌煥然一新。此外,路面整修工程更是考慮到了盲人市民的出行。更新的1100延米新型盲道也讓盲人市民看到了希望。今後,盲人可以踏實地走在濱江道金街上了,從而擺脫了逛街時腳下“無根”的煩惱。
記者看到,此次安裝的盲道採用與沿街建築顏色相近的淺灰色,使整體金街道路顯得更加寬闊平坦。據介紹,這種新型盲道與以往鋪設的盲道有很大區別,安裝盲道採用的是新型高分子複合環保材料,不需要破壞地面,只需採用粘貼的方法即可,而且具有耐高溫、防水、防滑的特點,非常有利於盲人的使用。盲道標誌長條表示直行,圓形表示停止或轉彎,這都是國際通用的。有了它們盲人不需人陪同,憑着柺杖就可以獨自逛金街了。
濱江道指揮部負責人介紹,濱江道基礎設施建設除了路面翻新工程外,還包括變電櫃遷移、排水設施的改造完善、熱力管線的切改、增設交通信號燈、架空管線入地、“馬路傢俱”完善、路燈改造、綠化景點建設等8項內容。通過改造,位於遼寧路和哈爾濱道交口的變電櫃內移了5米,恢復了道路使用功能,使道路更顯寬闊,交通更加通暢。對濱江道沿街60餘口收水井和40口檢查井的改造使排水設施更加完善。而在河南路與陝西路交口處,包括電力、聯通、鐵通、有線電視、公安網等在內的11類架空管線切改到地下。使濱江道原來半空中的“蜘蛛網”從此消失。
此外,一直令商家頭疼的濱江道路段排水不暢問題在改造中也進行了考慮。改造了53處收水井和32處檢查井,不僅更換了已經使用10年的老、舊排水設施,而且注重結合濱江道商業步行街整體提升改造特點,在有需求的商戶門前新增排水設施,解決了該路段以往沒有收水井造成排水不暢的問題,讓商家在提升改造工程中受益。
治理街面環境要“軟硬兼施”
在對濱江道商業步行街建築風貌、街道景觀、基礎配套設施等硬件環境改造的同時,濱江道市容環境、公共秩序、道路交通、衛生保潔等“軟環境”綜合管理水平也將進一步提升,加大對濱江道商業步行街“軟環境”建設力度。
據介紹,新濱江道亮相後,會向沿街商家和市民發放沿街環境管理要求的通告,明確濱江道商業步行街禁止在建築上亂貼亂畫或懸掛雜亂物品以及在街頭散發各類小廣告、宣傳品,並且嚴禁各種形式違法佔路擺賣;嚴禁機動車、營運出租車、三輪車、自行車違規穿行和隨意停放。同時,組織公安、綜合執法、交管等各執法部門依法對濱江道繁華地區開展綜合治理,使濱江道“變身”成爲整潔乾淨的商業街。屆時,整個商圈將通過硬件設施的改造帶動管理服務水平的提高,成爲立足天津、服務環渤海地區、輻射“三北”的都市商業中心。(單學熙通訊員侯巖孟佳攝影記者錢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