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中國館『東方之冠』

中國館智慧之旅效果圖

中國館智慧長河展區效果圖
『在雄偉、壯觀的上海世博會中國國家館內,我們將看到什麼?』這是縈繞在許多人心頭的一個問題。的確,隨著世博會開幕日益臨近,媒體和公眾對『東方之冠』中國國家館濃厚的興趣已經從外觀設計轉移到中國館內部展覽展示方案上來。近日,中國國家館展示設計團隊主創人員與中外記者見面,向記者和公眾介紹相關信息。
歷時1年半 10方案中選優中國館展示總設計師、中央美術學院院長潘公凱,展示設計總監、中央美術學院城市視覺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黃建成,展示創意總監、臺灣知名策劃人姚開陽,展示影像藝術總監、導演陸川……
當由這些響當當的人物組成的創作團隊如約出現在媒體面前的時候,人們禁不住贊嘆,這的確是代表中國藝術界和文化界最高水平的超豪華陣容。對這個團隊到目前為止的表現,上海世博會中國館籌備領導小組辦公室常務副主任、上海世博局副局長陳先進顯然十分滿意,他在回顧中國國家館深化設計的過程時,高度評價團隊富有創意的展示設計方案。
陳先進說,中國國家館展示設計工作於2007年12月10日啟動。2007年12月至2008年4月,上海世博局向國內外公開征集『中國國家館展示設計概念方案』,共有31個國內外團隊的17個方案參加征集。經專家評審,有10個方案入圍。2008年5月至9月,在世博局、相關專家和團隊3方的共同努力下,形成了中國國家館概念設計方案。2008年12月23日,概念設計方案順利獲中國館籌備領導小組通過。今年1月中旬,確定中國國家館展示深化設計由中央美術學院院長潘公凱牽頭,聯合上海水晶石科技有限公司、廣東集美設計工程公司、北京尚臣麟德會展有限公司等機構組成聯合設計團隊。
陳先進介紹說,目前,經過各方努力,中國國家館展示深化設計方案已基本確定。隨著9月底中國館建築全面交付使用,布展工程將全面展開,他希望聯合設計團隊再接再厲,指導、推動布展工作順利進行。
展示分3個層次 演繹千年城市智慧現在距離上海世博會開幕還有200多天,為中國館展覽展示具體內容保持幾分神秘性似乎是必要的,所以,談到具體展示內容時,中央美術學院院長潘公凱和展示設計團隊其他主創人員都不免給人幾分『猶抱琵琶半遮面』的感覺。
盡管如此,作為團隊領銜者,潘公凱先生還是向記者透露了一些相關展示內容,他說,中國國家館展示設計緊貼中國國家館展示主題,依托中國國家館恢宏大氣的建築空間,采用藝術裝置的手法來營造空間與造型,並利用多媒體影像手段和其他多元的藝術手法表現設計理念。具體來說,展示內容分為三個層次即49米層核心展區《東方足跡》,41米層體驗展區《智慧之旅》,33米層功能展區《綻放的城市》。分別從核心展示、動感體驗、未來暢想3個層次演繹城市發展中的中華智慧,表現世博會『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主題。
展示《清明上河圖》 聚焦中國城市發展史『城市發展中的中華智慧』,中國館這一主題定位就意味著其展示必然要回顧中國城市建設史,而哪一段歷史能作為中國城市建設的經典代表呢?展示設計團隊將關注的目光敏銳地投向那幅宋代名畫《清明上河圖》。潘公凱先生告訴記者,中國館將向參觀者展示《清明上河圖》,他說,在中國館最高層即名為《東方足跡》49米層展區,以投影形式在展館牆壁上展示該圖中的場景,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該投影版《清明上河圖》中的幾百個人物將是運動的、鮮活的。在中國館,人們不但能夠看到投影版的,『鮮活』的《清明上河圖》,而且還有機會欣賞到國寶《清明上河圖》的原件。潘公凱透露說。
此外,在該核心展區,還設計了一個巨大的環幕影院,參觀者將會在這裡欣賞到一段8分鍾的電影,其重要內容是展現中國城市發展的智慧。
中國館41米層是名為『智慧之旅』的體驗展區。潘公凱介紹說,該層的展示設計方案將著力突出一種詩意夢幻的舞臺效果,讓觀眾在獲得特殊的審美享受的同時,又能體會到中國古代建築的智慧。
中國館33米層展區名為『綻放的城市』。潘公凱介紹說,該展區將以白色為基調,營造充滿未來感的舒展空間,展現中國人依賴生活的智慧,來給出未來城市發展的中國式答案。
從中國古代城市文明到對現代城市發展模式的反思,再到未來城市發展道路的創新,中國館傾力向人們奉獻自己關於人類城市發展的深刻思考,讓參觀者在大約45分鍾的旅程中領略城市發展的中華智慧。
| 請您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相關規定,在註冊後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