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58年前,天津市薊縣籍的華久印在抗美援朝中犧牲,此後家人只收到了一個裝有烈士遺物的包裹,並始終未能得知他的埋葬地。3年前,華久印等142名烈士的墳墓被一名像『谷子地』一樣的湖北民警發現後,開始在全國尋找英烈親人。4月5日中午,薊縣相關部門和華久印的親人們在薊縣盤山烈士陵園舉辦了追授『華久印』烈士及立碑儀式,這位在58年前犧牲的華久印烈士終於『回家』了。
不知兒子葬地母親遺憾離世
如今,在華久印的二侄子華維成家中的東廂房牆上掛著一個老式的鏡框,裡面鑲嵌著一張已經變黃的華久印革命軍人證明書和一張華久印穿著軍裝的照片。據了解,曾經擔任過四野407團輪訓隊區隊長的華久印,是天津薊縣第九區王官屯人(現薊縣馬伸橋鎮西關村)。58年前,年僅22歲的華久印在離家赴抗美援朝的戰爭後就失去了與家人的聯系。這個已58歲的侄子,對二叔的印象僅僅是奶奶只字片言的講述。大約在1952年,他的家裡突然收到了一個包裹,裡面有一張華久印的犧牲證書、鋼筆和筆記本等遺物,從上面的記錄來看,華久印已經犧牲,而且埋葬在湖北省,但具體因為什麼犧牲,埋葬在什麼地方,他們誰都不知道。更讓人遺憾的是,隨著幾次搬遷,這個包裹也丟失了。
華維成說,在他的記憶裡,他的奶奶一直惦念著他的二叔華久印,並時常跟他講華久印離家參軍時的故事。1976年,他的奶奶臨終還念念不忘,想知道二兒子到底埋葬在哪裡,更希望將兒子的屍骨帶回家。
湖北好民警給烈士『找家』
華維成說,他的二叔能在58年後回家,與湖北赤壁市公安局一名副局級偵查員餘法海分不開。原來,2005年11月,餘法海在當地一個叫羊樓洞的山坡上找到已被遺忘了半個世紀的142座烈士墳墓,每塊墓碑上記載著烈士的姓名、籍貫、部隊番號,碑頭上都浮現出『不朽』、『千古』、『永在』的字樣。據史料記載,1951年朝鮮戰爭爆發,(湖北)省軍區接到中央軍委命令,將羊樓洞的營房改建成一所叫第67預備醫院的臨時野戰醫院,專門收治從各戰場送來的傷殘軍人。在1951年至1956年羊樓洞野戰醫院存在的近5年時間裡,先後救治了數千名傷病員,其中大部分為抗美援朝志願軍傷病員,其餘為解放軍南下和剿匪戰爭的傷病員。其間共有142名傷員犧牲,被安葬在醫院附近的一處茶山上。
想到有142個家庭失去了親人的消息,餘法海決定要為這些曾經年輕的烈士做些事情。在隨後的幾年裡,餘法海開始在全國尋找這些烈士的親人。經過多方聯系,2007年10月,華久印烈士的親人在本市薊縣馬伸橋鎮被找到時,他的父母、哥哥早已不在人世。華維成激動地說:『在得知二叔埋葬地的消息後,全家人來到奶奶和爺爺的墓前告訴兩位老人,薊縣民政部門表示要在清明節在薊縣盤山烈士陵園為我二叔立碑,讓他的英魂「回家」。』
抗美援朝英烈58年後『回家』
在羊樓洞山坡上第12排10號就是天津薊縣華久印烈士的墓。據湖北省赤壁市相關部門調查核實,華久印1945年5月入伍,1947年入黨,1952年6月9日犧牲,時年22歲。1948年下半年,負傷的華久印所在的部隊向南急行軍,正好從他家門前過,村子裡的人都聚到大路旁歡送他們。他向連長請假,說要和路邊的哥哥說說話。連長答應了,卻只給他五分鍾時間。華久印見到哥哥時,哥哥正牽著剛成親的媳婦。華久印大聲叫著嫂子,還向嫂子行了個軍禮。華久印喝下了一瓢涼水就回到了隊伍中。從此,家人再也沒有得到他的消息。昨天中午,在薊縣盤山烈士陵園裡,華久印的大嫂,今年85歲的蔡大娘在兒子華維成的攙扶下到華久印烈士的墓碑前進行祭掃,蔡大娘撫摸著墓碑眼含熱淚地說:『孩子他二叔,已經58年了,我們終於等到你回家了。』
| 請您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相關規定,在註冊後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