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救護隊員把四歲的孩子救出後抱在懷裡 |
|
| 19日凌晨,在玉樹結古鎮果清村,10位河北保定農民站在卸下的物資前 |
|
| 成龍登機偶遇記者 |
昨天11時許,又一個生命奇跡在玉樹結古鎮新寨村郭吾社誕生!在地震後的123小時,一對祖孫在廢墟中成功獲救。而創造奇跡的正是來自四川的救援力量——四川省礦山救援總隊。
一對打工夫妻
廢墟中緊緊相擁12小時,約定再不吵架
胡景香16歲到廣東東莞黃江鎮一間制衣廠打工,20歲時回鄉經人介紹,認識了復員回家的劉雲生並結婚。婚後,夫妻倆來到青海玉樹縣結古鎮環城路開了一間『帥帥』小食雜店。
地震發生時,劉雲生夫妻住在一樓,他跳起來,發現牆壁震裂了一條縫,『都可以在屋內看到屋外的街道』。劉雲生一把抱住胡景香機靈地滾到床下。此時,一塊一米見方的預制板將床板一邊砸塌。萬幸的是,預制板只是砸在他們的腳下,胡景香右腳負傷。劉雲生安然無恙。但留給他們的空間實在太小,夫妻倆被緊緊地擠壓在一起。
這是一次漫長的擁抱。現場一片漆黑。身邊的手機狂響,劉雲生卻怎麼也摸不到,無法與外界聯系。大概過了一個小時,劉雲生的弟弟劉雲東來了。對著廢墟高喊哥哥的名字。小夫妻同聲高喊『救命』,終於讓外面的人聽到。
生的希望有了,但還不夠。兩人被埋在二棟樓房的最底層,狹小空間裡氧氣越來越稀薄,劉雲生快堅持不住了。
胡景香哭著鼓勵他:『你還是當過兵,這都挺不住?你一定要活下去。』
等待中,劉雲生堅持不住,想睡下去。『這一睡下去,可能就醒不過來了』,胡景香讓他唱『團結就是力量,比鐵還硬,比鋼還強……』廢墟裡,飄出兩人的歌聲。此時,弟弟劉雲東叫來20多位河南老鄉,合力將一塊水泥預制板搬開,解除廢墟裡氧氣耗盡的危險。
地震前,夫妻倆每天都吵一兩次架。廢墟下,夫妻倆開始說起心裡話。
劉雲生說:『如果我們能出去,以後不再吵架了。這輩子是夫妻,我們下輩子還做夫妻。人要多少錢都沒有用了,開開心心過日子就是最好的。如果能出去,我們就回家種田,只要一家人平平安安就是最好的。』這是胡景香以前從沒聽過的話,她動情地說:『出去後,我要給你生一個女孩。』
劉雲生的弟弟叫來了一臺挖掘機,挖掘進度更快了。當天傍晚7時許,夫婦倆終於被救出。由於長時間被擠壓,劉雲生的胸口、胡景香的腳已出現皮下出血。胡景香腳部感染,前天被送往西寧救治。
妻子被送走了,但劉雲生和弟弟以及20多名河南老鄉沒有走。震後一兩天,大批搜救隊伍沒有到來時,他們自發地跑到一個個廢墟上尋找生還者。劉雲生表示,自己不會離開,還要參與重建玉樹。
奇跡
祖孫被埋還活著
對於敖定強來說,昨天是到玉樹地震災區的第5天。作為四川省礦山救援總隊廣安大隊戰訓科科長,他在14日下午帶著另外13名廣安隊友緊急應招出征,並隨345人的大隊伍於15日下午2點趕到玉樹。在過去的幾天裡,這支救援隊共救出96人。
作為廣安分隊的隊長,敖定強有著復雜的心情。既然來救援,他還沒救出過一個人。但作為從災區來的他,『又希望所有廢墟下面都沒有埋人。』昨天上午,一個十七八歲的女孩急匆匆跑到物資發放現場,並帶著救援隊來到一個破碎的房子前。透過東屋的完整的窗戶,裡牆完全坍塌,破碎的大塊的土磚將床壓住。而在床下,竟然有兩個人。
年邁的是一位婆婆,床板死死壓住了她的腹部。而旁邊一位三四歲的小女孩,齊胸壓住。由於老者的體形要大一些,支橕了一個小空間出來,而小孩正好被卡在縫隙中。她們的頭發和臉上全部是灰塵,嘴脣已經乾裂,一動不動。但敖定強驚奇地發現,兩人還微弱地睜著眼睛!也就是說,她們還幸存著!
氣墊支橕80分鍾救人
『運氣太好了!居然沒有把腦袋砸到。』在地震後的第6天還看到幸存的被困人員,幾名救援隊員激動至極。
然而營救難度很大。根據現場的地形,最大的危險來自懸在空中搖搖欲墜的殘留屋頂。敖定強帶領隊員找來了一個木柱,對屋頂進行支橕。大家商量了一陣,如果慢慢搬開石頭從上往下救,會耽擱很多時間。且被困人員目前體力透支,外來的壓力都很可能使她們出現意外。最後決定,先把床板支橕一個縫隙出來,再把她們拖出來。
隊員們找來了液壓擴充氣墊,將它塞進了床板下面。氣墊慢慢填充起來,屋頂開始『淅瀝瀝』掉土渣下來,敖定強緊張得『腳拇指都抓緊了』。片刻後,氣墊支橕出一個20厘米高的縫隙。幾名隊員死死地把床板往上拉使縫隙盡量地擴大,另外幾名隊員慢慢地把小女孩從床下拉了出來。小女孩沒有說話,在隊員懷中捂著胸口。隊員們檢查了一下,並沒有外傷。看到小女孩被救出,被壓的老奶奶要比剛纔精神了些。
隊員在救老奶奶出來時,她的腿被死死卡住,隊員們不得不慢慢地將她身上的石塊挪開。11時許,老人終於被救出。經檢查,老人的腿部嚴重外傷。隊員們立即將兩人送往位於玉樹州體院館的醫療救援點。據醫生檢查,小女孩並無大恙,老奶奶因病重於昨天下午被送往西寧進行救治。
被困6天靠親戚扔食維生
據悉,被救的小女孩叫吾金措毛,4歲。長者是她的奶奶財仁巴吉,68歲。被困123小時,為何奇跡存活?
從現場殘留的牛奶盒和被子就能找到答案。據兩人的親戚介紹,地震後不久,親戚們就發現兩人被困。因為環境非常危險,屋頂隨時都有垮塌的可能,曾經嘗試過救援但最終還是無功而返。每天,親戚們從屋外向她們扔政府發放的救災面包和牛奶。祖孫二人上半身沒被壓著,可以勉強地把食物撿來食用。怕她們凍著,親戚們又扔了被子給她們御寒。
講述
17歲藏族姑娘卓瑪
見到胡爺爺,我忍不住想哭
就讀於玉樹州中學高中二年級一班的17歲小姑娘卓瑪尕措,是該校高中英語班學生,平日裡學習成績非常好。14日早晨,按照學校要求,早上9時許回校打掃衛生。卓瑪尕措一大早就起床做准備,她正在洗臉時,地震發生了,隨即房屋發生倒塌,倒塌的木頭直接砸在她的右前臂上。當時,卓瑪尕措的父母、哥哥、姑姑等都已起床,發現卓瑪尕措被掩埋在廢墟中,眾人合力將卓瑪從瓦礫中挖掘出來。
15日下午,卓瑪尕措的姑姑將她送到了體育場醫療集中治療點。
18日,胡錦濤主席來到青海玉樹體育場地震災民安置點看望受災民眾和醫務人員,慰問了在地震中受傷的17歲藏族小姑娘卓瑪尕措。
談到胡錦濤,卓瑪說:『我覺得胡爺爺非常和藹可親。爺爺要我相信叔叔阿姨們會治好自己,前途會很光明。聽了爺爺的鼓勵和安慰,我覺得很感動,忍不住想哭。』
卓瑪告訴記者,親身經歷了這次地震後,她立志將來當一名外科醫生。
成龍原本要趕賑災晚會
玉樹機場為讓傷員主動下機
昨天上午,成龍從玉樹機場准備搭乘空軍的飛機前往西寧時,因為飛機上的傷者和乘客太多,成龍主動從飛機上走下來,讓傷員先行離開。而後乘坐半個小時後的飛機離開,趕赴西寧准備當天晚上的賑災晚會。
19日,記者剛好送病重的其他媒體記者乘飛機離開,當時飛機內的傷者和陪護人員太多,出現超載狀況,999急救中心的醫生主動撤離了出來。
就在大家下了飛機後,成龍剛好沿梯子走上飛機,但很快又走了下來。記者上前詢問纔得知,原來成龍是要趕這班飛機,前往西寧准備當天晚上的大型賑災晚會,當其得知飛機上有許多傷員需要轉運,而且已經超員時,主動下了飛機,將位置留給了傷員。
75歲的吳殿華老人
再也按捺不住,到玉樹當了志願者
75歲的吳殿華老人,是民營河北衡水冀州職工醫院院長、享受國家特殊津貼的專家。
記者在玉樹州體育場醫療救治點看到他時,他正在調配藥品。由於連日勞累,他的腳部紅腫,走起路來有些跛。
吳殿華有著豐富的地震救災經驗,曾先後參與邢臺地震、唐山地震和汶川地震的救治傷員工作。玉樹地震發生後,吳殿華再也按捺不住,到玉樹當了志願者。
30多歲的女醫生孔德柳和司機賈永纔夫婦,以及護士王茂積極報名參加。這樣,吳殿華為隊長的志願者醫療隊成立了。他們攜帶80多件醫療器械和價值3萬餘元的藥品,跋山涉水3000多公裡,於16日下午7點多抵達結古鎮,隨後被玉樹抗震救災指揮部安排到體育場救治點工作。
結古鎮海拔3700多米,高寒缺氧,老人本身有心髒病和高血壓,他克服高原反應,服著藥堅持工作,每天在救治點巡診。
吳殿華說:『我救治的第一個病人,是一個1歲多的藏族女孩,現在已經康復。到目前為止,我們已經救治80多名受傷群眾。』
30多歲的志願者高樹友
用廢墟中的紅綢布做成第一條紅絲帶
30多歲的高樹友和朋友陳雲斐13日到玉樹縣結古鎮,考察當地藥材。令他沒想到的是,這次旅行成為他一生難忘的記憶。
『第一次地震我們感覺到了,馬上跑出了招待所。由於震級不大,我們又返回了招待所,但門開著,衣服也沒脫。』高樹友回憶說,『不久,第二次地震來了,我們趕緊往外跑。
這時,大街上塵土飛揚。』
地震使很多房子倒塌。高樹友和朋友徒手在廢墟中救人。『那時候,忘記了在高原不應劇烈運動,只想著趕快救人。』高樹友說。
他們用半個小時挖出一對夫妻,但已經停止了呼吸。他們繼續用手刨,突然,高樹友隱約看到廢墟裡有一個長條包裹,他很快將落滿了土的包裹小心抱出來,打開一看居然是個三四個月大的嬰兒,『他居然還活著!我激動得眼淚都掉下來了!』高樹友說。
在震後極度混亂情況下,高樹友從廢墟裡撿到一塊紅布,將它做成紅絲帶系在胳膊上,並組織十幾名當地青年,又回到救出嬰兒的那片廢墟,挖出十幾具遺體。
上海兩名男子
駕車49小時,跋涉3000公裡送救援物資
陳志毅、陳勇分別在上海浦東做外貿服裝和二手車生意。4月15日晚,兩人駕駛一輛載重2.35噸的東風MPV從上海出發,49小時跋涉3170公裡,於17日深夜抵達玉樹。
18日晚上6點半,他們帶來的48箱『福滿多』和34頂帳篷、防潮墊、睡袋和一批礦泉水送到了玉樹賽馬場的安置點的災民手中。晚上7時,發完物資,二人開始商量如何返回纔能『不再消耗災區的食物,給災區的道路添堵』。
15日,在采購食品、水和帳篷後,當晚,陳勇和陳志毅二人懷著同樣的心情開始了這一段驚心動魄的愛心之旅。他們在連霍高速遭遇特大車禍,在陝西、甘肅繞道鄉野,在青海目擊一位同行者遭遇車禍『犧牲』在救援的路上。在漫長的兩天三夜裡,他們一共吃了6塊面包,喝了兩瓶礦泉水,僅在到達西寧時休整了3個小時,補充了點『熱食』。
出發前,陳勇瞞著妻子和家人。車子開到安徽合肥,妻子打來電話,質問他為什麼不回家。陳勇的回答讓妻子萬分意外,瞋怒之餘只能再三告誡他,沿途要格外小心。
『人活著,總要有點故事講給自己的孩子聽。』陳勇告訴記者,這一段旅程將是他永遠珍藏的記憶。
河北10位農民
赴玉樹救災出現反應,為不增負擔即刻返鄉
河北省保定市徐水縣岳家營村10位農民,得知玉樹地震消息後,立即相約赴玉樹救災。他們4月15日上午出發,一邊趕路,一邊采購了170條棉被、78件棉大衣和3頂帳篷,日夜兼程,吃住都在一輛24座的中巴車上,終於在18日中午抵達玉樹,由於遇到堵車,最終於19日凌晨來到結古鎮果清村,將物資交付這裡的救災工作組。起初這10位河北漢子還打算在災區參加一些救助活動,他們專門帶了乾活穿的膠鞋。然而旅途勞累和高原反應,使他們出現了嚴重的身體不適。為了不給災區增加負擔,他們於19日早上6時啟程返鄉。
| 請您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相關規定,在註冊後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