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個人檔案
趙錦,生於1978年,天津市紅橋區人,畢業於天津外國語大學。大學畢業後,工作順利,『但總感覺這不是自己理想的工作』,於是,在聽說對外漢語教師志願者項目後,趙錦報了名,並被國家漢辦派到了南美洲的智利。
一個柔弱天津女子,一名對外漢語教師,她在今年年初智利的8.8級地震中,用自己的言行詮釋了中華民族『患難見真情』的真諦。盡管,她已經32歲;盡管,她在智利第三年的志願服務期已滿,但在另一名本該接替她的志願者拒絕去智利之後,作為當地唯一的一名漢語教師,她堅定地選擇——留下來。
『如果我服務期滿非要回來,我也就不再說什麼了。但,現在給了我選擇的機會,我覺得應該留下來,和他們在一起。』就是如此朴實的理由,讓這名天津姑娘——趙錦,決定在今年的5月份繼續啟程前往智利,開始她第四年的志願服務。記者劉曉艷攝影姜寶成
做志願者
是件有意義的事
『我當時只是覺得,這是一件有意義的事情。』談起去做對外漢語教師志願者的初衷,趙錦說,由於是學外語的,所以身邊有一些外國朋友,平時也總幫他們學習漢語。後來,在天津師范大學參加了專業對外漢語教學培訓,『我也由此成了專業的對外漢語教師。』趙錦笑笑說,2007年的時候,當知道將以對外漢語教師志願者的身份赴智利時,她還在想『去智利做志願者,也就一年,去見識見識也好』。『但沒想到,這一去就是三年,而且馬上又是第四年……』
在小鎮
就我一個漢語教師
『2007年,我剛去的時候,智利全國也就4個漢語教師,其中2個是志願者2個是公派教師。我所去的智利奇廉市,是個只有10萬人口的小鎮,那裡只有我一個從中國去的漢語教師。』趙錦說,雖然智利當地人對遙遠的中國並不熟悉,但在智利市場上大約有80%的商品都是中國制造的,所以當地人對於『中國』並不陌生。而且,智利是一個只有200年左右歷史的國家,當地人對於有著5000年歷史文明的中國,充滿了興趣。他們在大街上,只要看到亞洲人,無論是日本人還是韓國人,他們都會認為是『中國人』。
在奇廉
得耐得住寂寞
剛到智利的奇廉市,趙錦遇到了許多不適應。首先是氣候。智利的雨經常是連著幾個星期地下,智利的冬天是乾冷乾冷的;其次是飲食。用趙錦的話說,那邊的早餐和晚餐『雷打不動是面包』,『生蔬菜灑上油還有檸檬汁,就那麼吃』『西紅柿不放糖,而是放鹽和洋蔥』……
不過,生活上的不習慣,卻並不影響趙錦對奇廉市的好感。『這是一座安靜的小城,安靜到甚至「無聊」,沒有任何的娛樂活動。許多歐美的志願者走了,都是因為耐不住這裡的寂寞。』趙錦說,但她非常喜歡這份安靜和簡單。『也有去大城市的機會,但我沒有去。』
『從未想到地震離我那麼近,也從未想到那麼多的愛離我那麼近。』這是趙錦談起今年2月27日在智利發生的8.8級地震時,說的一句話。
那一夜
至今不能忘記
那天的凌晨三點,趙錦從夢中驚醒,床在瘋狂地跳舞。『地震』二字猛然從腦海裡閃過,恐懼瞬間籠罩著她。
『我剛站起來,便被強烈的震動「甩」在了地上。再站起來,再跌坐下去……我聽到房東的兒子喊我的名字。我不顧一切地衝出房間。暗夜中,我看到房屋在強烈地抖動著,房屋裡劈裡啪啦的聲音在挑戰著我的神經。我強迫自己鎮定,摸著手機,想第一時間向使館通報,但信號已中斷。之後,全城的水、電也斷了……我和外界失去了聯系。那一夜,我是在大街上度過的,至今不能忘記……』
災後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自救。『作為一個外國人,在異國他鄉,我必須和當地的朋友共同面對這場特大自然災害。水是生命之源,不能沒有水。為此,我主動地擔負起找水的任務,房東則承擔起尋找糧食的重任。每到晚上,黑暗中大家圍坐在一起,一種精神和友愛在特定的環境下得以昇華。餘震像惡魔一樣不斷襲來,我們和衣而睡,共同承受著特大地震給人們帶來的心理重負。大家互相支持、呵護,就像一家人。鄰居也在找水,他們很感動,一個中國人在震後居然會把水分給他們。友誼沒有國界,我接受了來自智利友人的愛,自然要回饋給他們更多的愛,我們用愛默默交流。』趙錦說,接下來的餘震也鍛煉了她。餘震襲來,她想到的就是如何安慰智利朋友。
智利
我和你在一起
『我希望智利朋友看到的是一個中國人的堅強,是大難臨頭之時一個中國人的真情……』趙錦說,於是一個個不眠之夜,進一步拉近了她和智利朋友之間的距離。『我們相依相伴、彼此依靠,大災讓我們走得更近,彼此的關愛勝過一切。一周後,機場恢復通航。在智利的外國人陸續離開,但我還是決定留下來,與共患難的智利朋友在一起。我捨不得在他們沒有安頓下來時就離開……』
隨後,趙錦與使館取得聯系,希望擔當中國救援隊的翻譯工作,並把自己的愛以另一種方式傳遞出去。『我想讓智利朋友們知道,我從未遠離。』趙錦還找到當地最有影響力的報紙,請記者發表了她的文章——《智利,我和你在一起》,這篇文章傾注了趙錦對智利的真實感情,給了智利朋友無聲的鼓勵。
願留任
更努力地工作
趙錦不忍離去,奇廉市也以一種不同尋常的方式留住了她。
『我接到了參贊打來的電話,問是否願意續任。原來由於地震,本來選好接替我的老師臨時改變決定不來智利了。假如我同意,可以留在奇廉市繼續工作。』接到電話,趙錦沒有猶豫,說:『好,我願意留任!我會比以前更努力工作。』這是她對智利這個國家的承諾,也是對履行志願者神聖職責的承諾。
我收獲
友誼和快樂
地震讓趙錦領悟到生命的珍貴、友誼的珍貴、愛的力量。
『我得到的,要比以前預想的多得多。』趙錦說,智利地震讓她有更多的當地朋友。更重要的是,在這個小鎮,她學會了簡單快樂地生活。『以前,可能是對自己要求得太多,總感覺不滿足、不快樂。但在智利做志願者的經歷,讓我發生了改變。我被當地人樂觀、簡單的生活態度深深感染。遇到這麼大的地震,以前的我肯定不知如何面對,可能是會先大哭一場。但智利朋友不是,他們互相問候、互相扶持,即便此前他們不曾相識。』
在奇廉市,趙錦也成了『名人』。在這個小城,大家都知道她是奇廉市瑪爾達布魯耐女子高中漢語教師,是個中國人。
剛去的時候,由於是這個城市的第一位漢語教師,她的課時很多,每周40個課時,而且教材和教具都要自己做。盡管辛苦,但讓趙錦開心的是,她所在的學校,在2008年的時候有一名女孩獲得了到中國留學一年的機會。現在,那名女孩已經是聖地亞哥大學的學生了。
下個月,32歲的趙錦又將前往智利,開始第四年的志願服務。
作為家中的獨女,對於60多歲的父母趙錦心懷愧疚。雖然,她知道獨身的自己需要成個家了;雖然,她不知道第四年服務期滿後自己會去做什麼工作,但她稱『幾年的志願者經歷,已經足夠我回味一生了』。
新聞背景
美好的志願
文化的使者
友誼的橋梁
『美好的志願,文化的使者,友誼的橋梁』。昨日,在天津師范大學進行的對外漢語教師志願者表彰會現場,掛著這樣的橫幅,它恰如其分地描述了這些對外漢語教學的志願者。昨日,共有21名事跡突出的志願者受到表彰。他們中,有被胡錦濤主席、溫家寶總理等國家領導人親切接見過的志願者;有在智利地震期間救人,又繼續回當地的志願者。
據悉,國家對外漢語教學教師志願者項目2004年啟動。天津師范大學作為全國首批10所選派院校,至今已經和將要奔赴世界各地進行對外漢語教學的志願者總人數已經超過了300人。
| 請您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相關規定,在註冊後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