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日媒另類解讀中國海上實力
對抗情緒開始在民眾中蔓延
日本《產經新聞》25日稱,中國對一直『存有爭議』的南沙群島實施著事實上的『統治』。這種陳詞濫調的質疑卻在眾多媒體中顯得『獨樹一幟』,因為其他日本媒體都還在熱衷於繼續炒作中國軍艦在東海的演習。而更讓人擔懮的是,《環球時報》記者發現,由媒體鼓動起的對抗情緒已經開始在日本民眾中蔓延。
《產經新聞》25日稱,他們掌握了中國『統治』南沙的證據,那就是中國官方媒體近日報道了『中國為駐守南沙群島的解放軍部隊補充給養』的消息,報道還附有大量反映士兵訓練和生活的照片。《產經新聞》稱,中國、越南和菲律賓一直對南沙群島的所有權存有爭議。但在眾多國家中,中國對南沙島嶼的『統治』已經變成事實。中國媒體報道這條新聞就是為說明南沙群島已經是中國領土這一『既成事實』。
《產經新聞》的這篇報道引來日本網民熱議。很多網民也認為,『中國正在一步步佔有南沙群島』,甚至有人表示『這就是尖閣諸島(我國稱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的未來』。還有的網民提醒日本要引以為戒,建議政府在『衝之鳥島』(中國稱衝之鳥礁)建立防御工事。
『南沙是中國的領土,保衛南沙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職責。』清華大學國際問題研究所專家劉江永25日對《環球時報》說。據他介紹,1951年,美國和日本在中國沒到場的情況下簽署《舊金山和約》,日本放棄對南沙的所有權利,但沒有提到歸還給誰,日本政府就此認為南沙『歸屬未定』。但中方認為該條約是非法、無效的。《產經新聞》炒作這個話題就是想要聯手一些東南亞國家在南沙問題上制衡中國。
與此同時,日本其他媒體仍專注於繼續炒作中國軍艦的東海演習。《讀賣新聞》和《朝日新聞》24日刊登社論,討論中國海軍的『異常行動』。《讀賣新聞》稱,中國海軍的示威行動就是為誇耀中國海軍的擴張。它抱怨日本政府的反應太慢,對中國海軍問題的認識太寬松。建議日本政府今後要格外注意中國海軍的動向,有必要考慮制定中長期政策,也有必要將這一政策寫在今年要修改的防衛大綱中。《朝日新聞》稱,中國海軍的行動好像在試探日本的反應似的,很難讓人接受。這必將加深日本國民對中國威脅的疑心,損害日中關系。中國根本無視日本的抗議,日本對此難以容忍。
對於中日間近期有關此事的爭論,日本外交政策智囊岡本行夫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雖然他在歷史問題上主張日本應該向中國道歉,在中國軍事問題上卻是名副其實的鷹派。他指責說,中國海軍的行動不透明。只有當中國海軍能夠明確說明上述一切問題的時候,纔可能考慮讓中國海軍和美國海軍聯合維護亞洲地區的安全。有日本資深媒體人士專門致電《環球時報》記者,詢問中國海軍目的,並說中國海軍如此做法讓他感到害怕。雅虎日文網站也就此熱烈爭論,很多網友對中國表示嘲諷和不信任。
事實上,日本對中國軍事力量發展的不信任由來已久。劉江永介紹說,日方對中國艦隊在這些區域的出現以前也反應很激烈。2004年11月中國一艘潛艇因機械故障誤入日本水域,日方就曾向中方提出交涉。而眼下的這次昇溫,有很大因素來自日本自身的政治角力。鳩山內閣現在處境困難,遇到來自日本親美勢力的強烈反對和抵制,日本防衛省的某些人士、鳩山內閣以及美國的鷹派必然會誇大『中國威脅論』,企圖證明美國軍事基地對日本來說是至關重要的,以此緩解美日矛盾。另外,日本在今年底要出臺未來5到10年重大的國防戰略方針,也就是日本的『防衛計劃大綱』,日本媒體就是為在防衛大綱中突出中國做輿論准備。
日偵察機頻騷擾我漁船
當日本媒體大肆炒作中國艦載直昇機接近日本艦船讓日本『難以接受』之際,《環球時報》記者正隨中國東海區漁政局的巡航編隊出海。在東海油氣田附近,編隊遭遇了日本飛機的低空盤旋。出海之前就聽浙江臺州的幾位漁船老大說,這已經是見怪不怪的事情了。在中日漁業協定的暫定措施水域捕魚,要是中國船過了東經125度30分,大多數時候,日本的飛機很快就會過來,在你的頭頂繞個幾圈。中日設置的『暫定措施水域』是兩國在東海劃界未定之前的一種『共同漁區安排』,根據記者在采訪中的了解和觀察,日本對這片海域的投入與關注遠遠超出漁業管理的范圍,連浙江漁民都猜測『肯定有日本的高級衛星在監視這片海域』。而成千上萬艘在這裡持證捕撈的中國漁船和巡航頻繁的中國漁政船則是中國守海固本的主力。
日韓早就在東海大肆捕撈過
《環球時報》記者是從浙江臺州的大陳島登上『中國漁政201』船的。盡管它是東海區漁政局最大的公務船,但4月東海上接二連三的八九級大風還是讓以這艘千噸級船為首的漁政巡航編隊推遲了出航時間,先到大陳島避風。記者登船的當天正是風勢減弱的一個日子,『中國漁政201』率領浙江臺州和溫州漁政支隊的兩艘300噸級漁政船正式起航。在漁政船上,記者看到一幅專門的中日、中韓漁業協定地圖,中日漁業協定的『暫定措施水域』基本上是夾在我國浙江沿海和日本琉球群島的吐噶喇列島、奄美諸島和衝繩諸島之間的一條很寬的接近平行四邊形的海域:北線為北緯30度40分,南緣為北緯27度,東西兩側分別由兩國領海基線向外推52海裡,構成略帶弧形的斜邊。這樣在東海裡圍起來很大一片海。東海區漁政局基本上每月都要安排漁政船在這裡巡航管理,201船今年已經3次到這片海域巡航了。
根據《聯合國國際海洋法公約》,沿岸國家對專屬經濟區內從海底底土到海洋水體的經濟資源擁有勘探、開發、利用的排他性權利。以漁業為例,不經管轄國同意,別國漁船不得進入其專屬經濟區捕魚。『中國漁政201』船的政委唐文生在船上告訴記者,由於中日對兩國之間的東海存在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劃界的爭議,兩國達成《中日漁業協定》,暫定措施水域中,在控制漁船數量、規模的前提下,中日各自批准和管理己方漁船,暫定措施以南、以北的大部分東海海域基本維持各方漁業關系現狀,暫定措施東、西兩側則是中日兩國沒有爭議的專屬經濟區范圍。這是世界上第一個在兩國海域劃界未定之前,對兩國漁業做出向專屬經濟區制度過渡安排的雙邊漁業協定,生效迄今已快10年了。
在浙江漁業最發達的臺州市,一些中國漁民對《環球時報》記者道出了自己的看法。溫嶺區石塘鎮新遠景村是個典型漁村,村支書杜子來說:『過去日本、韓國大規模發展漁業時,它們的漁船一直跑到我們的家門口來捕撈,東海裡的漁業資源都被他們撈得差不多了。等我們的漁船起來了,結果卻到處受限制,那些漁業資源好的地方不讓我們去,像對馬海峽我們以前還能去的,現在已經完全退出,漁民基本上是沒有田地的,要漁民怎麼辦?可惜這麼強的捕撈力量,很多船只能擠在漁業資源已經很差的東海漁區捕撈。』東海區漁政局的劉春樹處長基本認可臺州漁民陳述的歷史事實,他說,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日本的確大力發展海洋捕撈業,大量機器漁輪進入中國沿海12海裡領海之內,甚至包括長江口來捕魚,再後來韓國漁業的規模也發展起來。為此,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中國曾經動用海軍來護漁。
日對東經125度30分很敏感
航行在東海裡的中日漁業暫定措施水域,記者看到,海面上絕大多數的確都是中國漁船,幾天巡航下來,記者在漁政201號船上只看到過一艘用延繩釣釣帶魚的韓國漁船和一艘日本的燈光圍網漁船。到了夜間,中日暫定措施漁區內到處漁火點點,201船的施冬船長說:『就像在南京路上走一樣,兩邊幾乎全是中國漁船的燈光。』劉春樹告訴記者,2009年漁政部門許可在中日漁業協定暫定措施水域捕魚作業的中國漁船有1.8萬多艘,比起10年前的2萬多艘,已經減少了一些,要知道整個東海區漁政局管轄的范圍內共有10萬多條漁船。相比之下,日本到暫定措施水域來作業的不過數百艘漁船。日本真正在乎的顯然已不是東海的漁業資源,它花大力氣緊盯的其實是海域的管轄權。
據了解,中日在東海海域劃界上存在的分歧集中在大陸架劃界的主張上。中國主張按照大陸自然延伸的原則來劃分,中日之間的大陸架應以衝繩海槽為界。日本則主張用『中間線』來進行東海大陸架劃界,而這從來都不是國際上關於大陸架劃界的法律原則。盡管兩國東海劃界未定,中國也從來不承認日方的所謂『中間線』,但日本自己的行動幾乎總是死死抱定它的『中間線』主張。臺州石塘鎮前紅村的漁船船長林應寶說,日本好像是把東經125度30分當作所謂的『中間線』,中國的漁船在東海捕撈感覺特別明顯,只要向東越過這條線,日本的飛機、艦船一般很快就過來了。
談到日本的『過敏反應』,臺州漁政支隊的吳軍傑副支隊長說,很多漁民都反映,明明中國漁船是經過許可到暫定措施水域作業的,可一過東經125度多一點,日本海上保安廳、海上自衛隊就開始反應了。而且,對這些中國的漁船和漁民,日本出動海上保安廳的船和飛機監視還不算,有時竟然出動的是海上自衛隊的軍艦和自衛隊的偵察機。吳軍傑說:『最近這段時間,中國海軍到衝繩那邊的公海演習航行,日本緊張得一塌糊涂,要是中國也那麼敏感,那日本自衛隊的軍艦、軍機天天在爭議海域這麼行動,中國豈不是每天都可以有話說!』林應寶說:『我們的漁船一到那個位置,日本的飛機幾分鍾就飛來了,肯定是有很高級的衛星在監視這片海域,日本真是捨得在這方面下本啊!』施冬船長說,201船3月份也在中日漁業暫定措施水域巡航,一直開到東經127度附近,結果日本的動靜特別大,海上保安廳、海上自衛隊都出動了,軍艦監視,飛機低空盤旋。對此,唐文生政委說,按照中日漁業協定,有中國漁船在暫定措施水域生產,中國漁政船過來管理是理所應當的,日本根本沒有必要如此反應。
日本海洋管理能力很強
在暫定措施水域,按照協定,中國漁船中國管,日本漁船日本管,同時彼此都可以向對方通報其漁船違規的情況。日本方面向中國漁政提供中國漁船涉嫌違規的資料通常極其詳細,其中有不少飛機乃至衛星拍攝的照片,還有作業方式、作業時間、捕撈的種類和漁獲量、所在位置的經緯度等等非常細致的內容,其中多數是在日本著力強化管理的所謂『中間線』以東的海域發現的。唐文生說,在不能登船的情況下能收集這麼詳盡的現場作業信息,日本的海洋管理能力可見一斑,更有意味的是,日本會不厭其煩地向中國方面詢問查處的結果,如果中國不處理,還非要中方說明原因。
現在,日本對中日漁業協定的暫定措施水域的關注范圍又有所西移,指向非常明確,就是位於這片海域中的中國東海油氣田。當記者所乘的『中國漁政201』的執法人員登臨一條韓國漁船進行檢查時,巡航編隊中的『中國漁政33015』船在東海油氣田的八角亭海上鑽井平臺周圍跟上了一艘藍色船身、黃色駕駛樓的日本漁船,船上寫著的船名是『第二十七源福丸』。記者在船抵近八角亭平臺時看到電子海圖上的坐標大致在北緯29度、東經125度左右。坐鎮『中國漁政33015』指揮的吳軍傑告訴記者,有意思的是,他們靠近那艘『源福丸』還不到10分鍾,天上就飛來一架灰色的、機身上能看見太陽旗圖標的螺旋槳偵察機,在漁政船上空盤旋了幾圈。在東海上常見日本飛機的一位漁政人員指著現場拍下的飛機照片說,這是日本海上保安廳的飛機。
就《環球時報》記者在東海上所見,東海油氣田的幾個平臺相距不遠,船駛近了肉眼可以看到3個:最早的平湖油氣田海上綜合平臺、八角亭平臺和還在建設中的橙色的『南海二號』平臺。春曉油氣田的平臺在最東南,北緯29度不到、東經125度稍多一點。對於這幾個鑽井平臺,日本想方設法要搞清其詳細情況。有了《中日漁業協定》,日本有關方面曾以避免日本漁船發生安全事故為由,要中方將東海油氣田的具體情況告知日方,結果當然是被拒絕。如今,日本漁船出現在東海油氣田,這個動向值得注意。
| 請您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相關規定,在註冊後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