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5月3日,正值五一勞動節假期最後一天,一列掛有17節防彈車廂的朝鮮專列,經中朝邊境城市丹東悄然駛入中國境內。韓國、日本等國媒體記者早就從列車所經之處的嚴密安保措施以及其他種種蛛絲馬跡中『嗅』出了異樣,並因此斷言很少公開露面的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日就在列車上。很快,無孔不入的外媒記者對外公布了據信是金正日入住大連富麗華酒店的視頻……
被密切追蹤的訪問
自去年12月底起,有關朝鮮領導人金正日可能時隔4年後首次訪華的猜測就一直被炒得很熱。今年3月,韓日媒體更是對此進行了大規模猜測性報道,並猜測金正日4月初會訪華,後來又將訪華日期改成了4月底。但金正日的身影卻一直沒有如期出現。
在金正日可能已於5月3日抵達中國的消息傳出後,韓聯社、日本共同社等韓日媒體的記者顯然按捺不住興奮之情,對金正日乘座的專列、具體的訪問行程、陪同人員、中方的接待安排等都進行了細致入微的跟蹤報道。韓國多家媒體5日報道說,金正日乘坐的專列當天抵達天津,預計他一行將在考察天津濱海新區後前往北京。
在韓國媒體有關金正日訪華鋪天蓋地的報道中,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與金正日何時會面以及會談內容更成了猜測的重點。韓聯社的報道預計,金正日與胡主席將舉行峰會,峰會上可能會討論六方會談、經濟合作等問題。報道還猜測說,『除了朝中峰會,金正日還將陸續會見溫家寶和習近平等中國領導人。5月6日,金正日估計會同胡錦濤一起觀看朝鮮籌備的歌劇版《紅樓夢》,對外顯示朝中友誼……』
中央黨校國際戰略研究所教授、朝鮮問題專家張璉瑰對《世界新聞報》記者表示,朝鮮歌劇《紅樓夢》的演出很可能是金正日訪華的預熱,旨在為此次訪問創造良好氛圍。
尋求經援是重點
除了訪華的行程,金正日此次訪問中國的目的,更是各大媒體猜測的焦點。
韓國《朝鮮日報》認為,金正日選擇此時訪華的最重要原因是要獲得中國提供大規模經濟援助的承諾。因為朝鮮去年年底強行推進的貨幣改革遭遇困難後,朝鮮百姓中出現了不滿情緒,因此朝鮮國內面臨著『嚴重的危機』。
韓聯社也報道說,自朝鮮去年5月進行第二次核試驗後,聯合國對其實施了更嚴厲的制裁,再加上去年農作物欠收,朝鮮經濟每況愈下。時下,正是朝鮮青黃不接的困難時期,糧食和化肥成為迫切的需求,尋求中國方面的援助對朝鮮來說是當務之急。
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朝鮮問題專家於迎麗在接受《世界新聞報》記者采訪時說,如果金正日訪華的消息屬實,那麼中朝兩國領導人商議的主要議題可能有3個:中國對朝鮮的經濟援助、朝鮮重返六方會談和韓國軍艦『天安』號沈沒事件。她指出,韓國對朝鮮的經濟援助以及兩國的經濟合作在2008年就已經完全終止,因此,朝鮮『尋求大量經濟援助和合作的唯一指望恐怕就是中國了』。
張璉瑰指出,按照外媒的說法,金正日5月3日在大連停留了一天,這種行程安排可能是想表明朝鮮對中國參與朝鮮羅津港建設項目的重視。據報道,總部設在大連的中國環境設備制造專業企業創立集團投資重新建設了朝鮮羅津港1號碼頭,並擁有朝鮮羅津港10年使用權。金正日抵大連的當天就訪問了創立集團。有報道稱金正日還訪問了大連市的港灣、碼頭開發現場。
『天安』號事件的糾結
不少分析人士認為,對於金正日此次訪華,中方希望得到朝鮮重返六方會談的承諾。美國《華盛頓郵報》的報道認為,中國作為對朝鮮有著『最大影響力』的國家,在推動朝方重回六方會談的問題上無疑能起到重要作用。但即使朝鮮重回六方會談,六方會談的前景也將因為『天安』艦事件而受到影響。尤其目前朝鮮和韓國關系緊張,美國作為韓國的重要盟友,只會在這個問題上繼續支持韓國的立場。
韓國海軍『天安』號警戒艦3月26日晚在西部海域值勤時因發生爆炸而沈沒,艦上104名官兵中僅有58人生還。包括韓國軍方、民間人士和外國專家在內的軍民聯合調查團初步認定『天安』號是因『水下非接觸性爆炸』而沈沒的。雖說目前有關調查仍在進行之中,但韓國一些媒體和軍方人士卻已經將矛頭直指朝鮮,認為可能是朝鮮的魚雷導致了這一悲劇。韓國政府此前還提議就『天安』號事件進行國際調查。
不過,無論是韓國,還是美國,官方口徑中都沒有把『天安』號事件與朝鮮直接掛鉤。朝鮮方面早已表態稱,此事與朝方無關,韓國當局沒有查清事實就把該事件與朝鮮方面聯系在一起,是『愚蠢的行為』。引人關注的是,韓國方面雖然已打撈出天安艦,但迄今未能找到該艦遭朝鮮魚雷襲擊的確鑿證據,比如說艦體被魚雷擊中後產生的『大洞』。
美國《時代》周刊認為,在金正日訪華之際,『天安號』事件必將引發各方新一輪的政治博弈。中國方面由於敏感的『天安』號事件以及朝鮮對重返六方會談的模糊立場,可能在對朝鮮的態度方面處於更難抉擇的境地。而一旦由美國、英國、澳大利亞、瑞典等國組成的聯合調查小組得出朝鮮與『天安』號沈沒有關聯的結論,韓國很有可能聯合美國,對朝鮮展開新一輪制裁。這必將使得六方會談的前景更加撲朔迷離。
韓國《朝鮮日報》的報道認為,在過去一年半的時間裡,朝鮮一直回避六方會談。如果沒有發生『天安』號事件,中國以提供經濟援助的承諾換取朝鮮重返六方會談,也可以說是取得了重大外交成果。但是,韓美兩國目前的立場是,查明『天安』號沈船事件真相並追究肇事者責任後,纔能考慮是否重啟六方會談。
金正日打中國牌嗎?
一些外媒指出,除了加強與中國的經濟合作並從中國獲得更多的經濟援助外,朝鮮顯然也希望通過金正日此次訪華在『天安』號事件上爭取中國的支持,從而緩解國內外的壓力。實際上,朝鮮在經濟和政治上都需要依賴中國的支持,但與此同時,朝鮮也很清楚,從地緣戰略的角度來說,只要美韓、美日同盟依然存在,中朝關系對中國來說就格外重要。正因此,在朝核等問題上,中國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是朝鮮的一張牌。
朝鮮問題專家張璉瑰告訴《世界新聞報》記者,金正日此次訪華的時機的確比較敏感。不僅當前正值朝韓因『天安』號事件關系緊張之際,而且就在他訪華的當天,《不擴散核武器條約》締約國第8次審議大會在紐約聯合國總部開幕。實際上,朝鮮目前在核問題上『正面臨著極大壓力』。4月在華盛頓召開的首屆核安全峰會前夕,奧巴馬公開表示不對無核國家使用核武器,但伊朗和朝鮮除外。朝鮮要進一步發展其核計劃,勢必與國際社會對抗。
張璉瑰認為,金正日選擇此時來中國,無論做什麼,都會給國際社會造成中國支持朝鮮的印象。按中國外交傳統,金正日來華,中國一方面要給朝方提供一些援助,另一方面要鞏固中朝友誼,『勢必客觀上造成中國支持朝鮮的效果』。這樣一來,朝鮮就可以打『中國牌』了。
實際上,韓國官方和媒體對中國在如此『敏感』的時機接受金正日訪華表示了失望。韓國《中央日報》4日報道說,韓國外交通商部第一次官申玨秀於3日召見了中國駐韓大使張鑫森,要求中方澄清一些疑問,『韓國政府就特定事件召見中國大使是非常罕見的事情』。
對於金正日的外交策略,於迎麗表示,『自從朝核問題出現以來,朝鮮對於在大國間搏弈的戰術已經非常嫻熟。這種戰術無論叫什麼,叫它「中國牌」也好、「核牌」也好、「懸崖戰術」也好,此類戰術的確為朝鮮贏得了生存和發展空間。中國一方面支持朝鮮半島無核化,一方面又要保證自身和周邊的穩定,在朝鮮半島局勢緊張時,其實中國是承受外交壓力最大的一方。』
| 請您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相關規定,在註冊後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