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簡要內容:舞蹈、聲樂、雜技、京劇等,充分體現高水平和天津特色。5月9日-5月13日由天津京劇院、天津雜技團等在慶典廣場演出的『濱海新潮』歌舞綜藝表演,將展現深厚的城市文化底蘊和天津的城市形象。為了突出西青區的文武並重,西青區還選派霍元甲武術學校的14名孩子參加天津周的武術表演。 |
舞蹈、聲樂、雜技、京劇等,充分體現高水平和天津特色。
專業演出分別在慶典廣場和寶鋼大舞臺進行,采取綜藝節目的形式,包括舞蹈、聲樂、雜技、京劇等,充分體現高水平和天津特色。節目主題突出,既有專為世博會天津周創作的節目,也有歌頌天津的節目。演員陣容強大,集中了來自天津歌舞劇院、天津京劇院、天津市雜技團等著名藝術家和優秀的中青年演員。力求好看、品位高雅、參與性強。
5月9日-5月13日由天津京劇院、天津雜技團等在慶典廣場演出的『濱海新潮』歌舞綜藝表演,將展現深厚的城市文化底蘊和天津的城市形象。由天津歌舞劇院、天津雜技團等在寶鋼大舞臺劇場演出的『多彩的天津』原創主題表演,有大型綜藝舞蹈《盛世歡歌》、慶典廣場的男女聲二重唱『天津,我可愛的家鄉』,雜技演出也是新奇好看,有小演員表演的『藝海明珠』,是一種蹬球表演,《飛翔》等節目體現這座城市的文藝創作和表演的實力。歌舞方面有芭蕾舞表演,還有歡快的民樂。天津京劇院派出強大演出陣容,表演京劇聯唱。天津歌舞劇院在城市廣場有一組大型綜藝演出『錦繡家園』。
漢沽飛? 海鹽文化的產兒,百餘年的歷史。漢沽飛?也是天津周的重頭戲,是街頭巡游表演的主要項目之一。天津周期間,每天中午12時至下午1時,都有巡游表演,約有1800米的路線,由博成路至世博軸。此外,下午寶鋼小舞臺也有兩場表演。
這支高水平的飛?隊伍,人員不僅精選,伴奏的大鼓也是重新上漆,表演服裝一共定制三套,顏色都是精心挑選搭配。有白色和海寶藍為主的一套、也有金色腰帶、藍鑽頭飾的、還有黃色為主的一套。據介紹,因為世博會的吉祥物為『海寶』,以藍色為主,寓意四海之寶,所以飛?表演隊的服飾也多了藍色。
漢沽飛?是海鹽文化的產兒,距今已有百餘年的歷史。原為漁民佐助捕撈生產、進行海上聯絡、敬畏崇拜自然、慶祝豐收儀式的工具,後逐漸演化為集音樂、舞蹈、武術為一體的綜合性民間藝術。漢沽因飛?表演被命名為天津市首批『特色民間藝術之鄉』。2006年成為天津市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2008年漢沽飛?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霍元甲武術表演西青區的『武術』也將申報非物質文化遺產。
為了突出西青區的文武並重,西青區還選派霍元甲武術學校的14名孩子參加天津周的武術表演。
這些孩子們經過一個多月的精心准備,在『中國功夫』、『東方神韻』等的音樂伴奏下,舞刀、弄槍、耍鞭、揮棍,有徒手表演也有武器表演,孩子們年紀雖小,卻武功精湛,令中外觀眾叫絕,記者了解到,今年西青區的『武術』也將申報非物質文化遺產。
漢沽評劇 在漢沽有上百年的歷史漢沽評劇是天津市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漢沽評劇展演派出的主力演員是漢沽區文化館的成員,這些演員不僅演技精湛,而且在全國還享有一定知名度,以全國十大名票為主,劇目也選擇了各個流派的經典名段,有張派對唱、聯唱等等。還有為世博會特地創作的一個新評劇節目『我是濱海人』。演員陣容約有20多人。漢沽作為本市評劇發源早、實力強、水平高的地區之一,將於5月11日,分別在上海寶鋼大舞臺和上海慶典廣場舉辦兩場漢沽評劇專場演出。
評劇在漢沽有上百年的歷史。漢沽是評劇名家、『二度梅』獲得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評劇傳承人曾昭娟的故鄉。漢沽評劇演員演唱流派以劉(翠霞)派、花(淑蘭)派、白(玉霜)派、新(鳳霞)派、張(德福)派、魏(榮元)派等為主。
古典戲法 表演時邊說邊變,『口彩相連』。世博會天津周期間,觀眾在寶鋼小舞臺民俗表演中還會看到來自天津的古典戲法。記者從天津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了解到,古典戲法也是天津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著名古典戲法演員肖桂森和他的搭檔現場會與觀眾們互動。肖桂森與搭檔在世博會天津周期間,每天上、下午各有一場演出。一根普通的繩子在他的手中都會變化無窮,肖桂森以『手彩兒』見長,表演幽默、風趣,口彩相連,而他的搭檔穿上傳統的長袍,袍子裡也會變出各種令人想不到的東西。
中國古典戲法,距今約幾千年歷史,最早出現於漢武帝劉徹時期。古典戲法的表演極具特色,演員穿中式大褂上臺,道具為酒碗、金魚、扇子等極具民間生活氣息的物品。表演古典戲法和相聲有相似之處,兩位演員站在臺上,合作表演的同時,嘴巴裡還有說詞,語言上都有包袱。
年畫服飾表演 取材於楊柳青年畫。年畫風情舞蹈是一組別具一格的民間文化藝術表演,取材於楊柳青年畫。舞蹈動作天真可愛,充滿童趣,使人不由得想起那一幅幅可愛的楊柳青年畫,演繹了年畫的百年風情,以及『民間藝術與世博會共舞』的深刻寓意。曼妙的舞姿繪出人民富足安康、世界和諧進步的畫卷。
西青區文化局為世博會精心准備了年畫服飾表演。為突出天津西青區文武並重的地域文化,他們幾個月前趕排了年畫服飾舞蹈表演,以歌舞藝術表演『楊柳青年畫藝術』,文化館挑選十幾名舞蹈演員,身穿色彩鮮艷的服裝,表演著名的『大頭娃娃舞』以展現楊柳青年畫的藝術特點,有『連年有餘』、『五子奪蓮』等等。除了舞蹈表演之外,世博會的觀眾還能聽到西青區好聽的民間小調,『畫扇面』、『房中一枝花』等等。當年,天津西青小調唱得出名的歌手當數劉玉婉。
花毽表演 北辰區的天穆村是遠近聞名的『花毽之鄉』。北辰區的張蕊雖然練習花毽時間年頭不長,卻非常有靈性,曾在全國少數民族運動會上得到過全國冠軍。這回,張蕊和她的教練左玉寶,雙雙亮相上海世博會。在天津周期間,他們每天可能要有一到兩場表演。這師徒二人也是2010年上海世博會上唯一表演民間花毽的運動員,今年6月,他們還要代表天津參加全國花毽錦標賽。
提起花毽運動,左教練非常自豪,穆丹曾經創造過吉尼斯紀錄。花毽表演有單腳雙毽、雙腳三毽等多種式樣,有單人、雙人、集體多人表演方式。(撰文記者梁爽)
| 請您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相關規定,在註冊後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