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簡要內容:在吉林省農安縣開安鎮有一個特殊家庭,近百名孤寡老人和孩子毫無血緣關系,卻親如一家。』就這樣,公寓裡孤寡老人、退伍老兵的人數漸漸上昇到了50多個,後來她還不顧家人反對開始收留流落街頭的智障孩子。 |
據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6時45分報道,在吉林省農安縣開安鎮有一個特殊家庭,近百名孤寡老人和孩子毫無血緣關系,卻親如一家。組建和操持這個溫暖大家庭的是下崗女工張鳳英。
『來的時候80斤,現在120斤,過7個年了,就像一家人似的。鳳英惦記我,我惦記鳳英。』 86歲高齡的秦亞芬老人,談到自己的幸福晚年生活,句句不離張鳳英。12年前,張鳳英下崗,她先是做起了小買賣,後來又打算在長春辦一家老年公寓。
開公寓原本是想賺點錢,可沒想到總是遇上送人不給錢的情況:『這一個個不交錢,將來可怎麼整呢?老頭老太太挺可憐的,你攆他,他沒兒沒女。我畢竟我比他們強,我吃稀的他也吃稀得,大伙伺候唄。』張鳳英說。
聽說張鳳英的老年公寓沒錢也收孤寡老人後,人們紛紛找上門來:『有當時鄰居、朋友啥的給我送來的,還有通過電視臺、報紙看著就找我就來了。』就這樣,公寓裡孤寡老人、退伍老兵的人數漸漸上昇到了50多個,後來她還不顧家人反對開始收留流落街頭的智障孩子。
張鳳英:孩子一看都說,媽你圖啥?我說,兒啊,你應該理解媽,你說你們有爹有媽,給你們吃穿,你說這些孩子沒爹沒媽在大馬路,兒子你看心難不難受?
張鳳英一個又一個無家可歸的殘障兒童領回了家。在她的照顧下,現在這些孩子有的已經基本康復,有的還成了家。而為了養活老人和孩子們,張鳳英想方設法多賺錢,她嘗試著做生意,實在支持不下去就把老年公寓搬到鄉村,種田種菜維持生計。張鳳英說,雖然他們的日子過得比較緊巴,但這個百口之家中每個成員都很開心。
老人1:過年給我錢,完了,買套衣裳,線衣線褲,襪子。我感覺太開心了,我覺得在這比在家強!
老人2:啥也不要你的,吃穿住都挺好的。(記者張宇趙孟秋)
| 請您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相關規定,在註冊後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