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昨天,天津市各博物館、紀念館圍繞著『博物館致力於社會和諧』的主題,開展了內容豐富的活動,拉近了博物館與公眾的距離。
天津自然博物館以情景劇、舞蹈、相聲、小品等多種表現形式,在主展廳舉辦科普知識演出專場、科普情景劇演出,開展科普知識競賽、科普影片展映、趣味尋寶探秘活動,向公眾傳播科普知識。為青少年朋友們精心准備了20餘個科普展覽,並組織《進化中心髒的演化》《秦嶺四大國寶》《美麗的北極狐》等系列科普知識講座,送進大中小學校和社區。
平津戰役紀念館把《百年國恥——八國聯軍侵華史實展》送到天津市一輕技校,受到了在校師生的廣泛好評。
元明清天妃宮遺址博物館力求將傳統文化與課堂教育緊密結合,培養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興趣,將《文字的結構和發展》講座送進了河東區六緯路小學、和平區匯文中學的課堂,將《走進世界遺產》《傳統文化的載體——鄉土建築》《探索明長城——天津明長城資源調查成果匯報展》三個臨時展覽送至靜海縣中小學素質教育基地、靜海縣高級中學軍訓基地進行展覽。
塘沽博物館舉辦展覽,免費講解,向市民宣傳普及《國家文物保護法》《博物館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及有關政策性文件,還在館前廣場進行塘沽區入選天津市級『非遺』名錄項目表演,現場活動異彩紛呈。天津義和團紀念館充分發揮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作用,組織中學生來館參觀。(記者杜琳)
| 請您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相關規定,在註冊後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