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日本首相鳩山由紀夫2日在執政的民主黨眾參兩院議員全體會議上宣布辭去首相職務。鳩山表示,他願為駐日美軍普天間基地遷移問題和社民黨退出執政聯盟等承擔責任,辭去首相職務。與此同時,鳩山還要求民主黨乾事長小澤一郎辭職。就這一事件本網第一時間專訪了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副所長高洪。以下為專訪內容:
問:日本首相鳩山由紀夫2日上午舉行記者招待會宣布辭去首相職務。鳩山突然辭職的原因是什麼?
高洪:最近一個時期,鳩山政權的日子非常不好過,普天間基地搬遷最終屈從了美國的壓力,回到自民黨原有的方案,這使民主黨的政治公信力下降,鳩山國民支持率跌到了18%—19%以下,而且有繼續下滑的勢頭。加之自民黨、民主黨聯合政權對美政策脫離了聯合政權,使得聯合執政的政治運營過程越來越困難。這樣一來,民主黨內部要求首相下臺的聲音越來越強烈。
6月1日晚些時候,鳩山、小澤一郎和民主黨參議會議長三個人進行協調時還想繼續乾下去,但是到了6月2號上午,他已經覺得無法控制局面,決定辭職。小澤一郎受到鳩山的連動影響,也宣布辭職。這兩個人同時辭職,意味著民主黨聯合政權的首相和黨內實際控制者同時辭職,這給日本政局帶來了很大的權力真空。
從鳩山辭職的原因上看,普天間軍事基地問題和黨內逼宮是互為因果的,如果很好的處理了普天間問題,黨內的後繼者或者黨內覬覦首相權利的『內部敵人』就沒有進攻他的餘地。反過來講,這種黨內的接替者或者咄咄逼人的挑戰者不斷崛起,也使得他在處理對美關系上縮手縮腳,最後弄的滿盤皆輸。現在普天間基地已經塵埃落地,那黨內逼宮就成為迫使他下臺的主要原因。
主持人:鳩山和小澤同時辭職對日本政壇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高洪:首相和乾事長同時辭職,造成的影響猶如給日本政壇投下一枚重磅炸彈,甚至牽扯到國家運營的整體運轉情況,衝擊力比自民黨前幾年每一年就有一個首相辭職的衝擊力還要大。日本國民對民主黨寄予厚望,認為它會改變自民黨的局面,甚至有人說日本政局將進入穩定的兩黨輪替時期。然而,在鳩山執政大半年時間,問題不斷,所以有人開始譏諷說日本開始進入一個失落的十年,現在鳩山政權這種狀況儼然是在走向失落的二十年。
這大半年中,鳩山在政治上沒有象樣的建樹,只是把政治家和官僚系統的政官關系調整的更加不正常了。自民黨時期,盡管首相、內閣、政黨系統的政治運轉不斷的發生變化,可是公務員系統是相對穩定的,日本國家機器運轉正常,所以那個時候頻繁更換首相對日本老百姓的政治生活沒有受到直接的影響。現在的情況不一樣了,民主黨是新政權,它在不斷的調整和公務員的關系,這個時候公務員在等待,民主黨自己如果不斷走馬燈一樣更換黨首,那日本政治將亂的一塌糊涂。
主持人:鳩山由紀夫這次辭職,有人說他是美日同盟的犧牲品,您怎麼看他的辭職對美日同盟的影響?
高洪:因為鳩山內政和外交的相互關聯性,我叫互為因果的情況。現在直接原因是輸在了美軍基地搬遷問題,他輸了一棋,那美國在這盤棋上贏了,美國方面成功的迫使普天間問題退回到自民黨的原定方案,這就給下一個民主黨的首相,甚至給以後的日本當朝政治家一個警示:就是你想輕易撼動與我的關系?你的翅膀還沒有豐滿到那個程度!東亞的國際形勢也不允許你脫離我,日美同盟條約是日本作為安全的保障,美國在這個地區的存在尤其是對日本的影響力是不容低估的,這一點會給日美關系打下一個深深的烙印。
但在普天間基地問題上,美國是不是一個完整的贏家呢?我認為也不是。因為日本的首相被美國的外交戰略打敗,並使日本的政權更迭,會給日本民眾和日本政界造成某種心理上的傷害,就是認為自己仍然受美國控制,這會生成一種深層的、遠在的反美情緒。國際事務就是這樣,要辯證看,美國有贏的部分,但是遠景來看未必獲得大勝。反過來,民主黨調整對美關系上以失敗告終,並不意味著這次調整沒有意義,這是戰後第一次大膽的對美國說了『不!』,做出挑戰的姿態,雖然沒有成功,但是開了一個頭。
我認為鳩山在普天間基地搬遷問題上有操之過急的一面。民主黨之前是為了上臺,為了奪取政權,鳩山向國民做了選舉承諾,要建立一種平等的、對等的日美關系,他提出這樣的選舉口號,忽略了國際形勢的變化,也忽略了雖然日本人要求外交自主自立,但是美國人不會同意,而且日本想完全脫離美國人的控制,單獨應對在東亞、在全球的外交軍事安全戰略,時機還不成熟。
鳩山自己也承認,他可能是一個不太成熟的首相。他早在辭職以前就意識到有操之過急,有政治外交上推進過快的情況,他想試圖收攏這個速度,一方面減速,一方面尋找一個既不太違背他的選舉承諾,又能獲得美國人支持,但是鳩山沒有找到妥協方案。
其實在美日之間2+2的會晤中,以及希拉裡訪日期間,美國政府表現的都是絕對不退讓,依照美國的安全戰略,當今它需要日本作『馴服的對手』,所以美國人不做出任何退讓,那選擇只能放在日本方面——鳩山下臺。
主持人:誰會出人日本新首相,您有何預測?
高洪:今天(6月2日)上午民主黨眾參兩院正在召開總會拿出一個初步意見,讓民主黨的副首相,也是國家戰略擔當大臣兼財務大臣菅直人任黨代表,那麼接下來首相的選舉中他將成為候選人。但是,這裡也存在一些變數,民主黨內派系林立,挑戰鳩山不僅有菅直人,還有七個非常有名的『第二梯隊政治家』,這些人中有很多得美國人青睞,很合美國人胃口。但是目前,不如菅直人距離首相的位置近,但目前局勢正在變化當中。
| 請您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相關規定,在註冊後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