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據新華社北京6月3日電『火星-500』是一項在地面實施的模擬載人火星探測試驗,整個試驗分為3個階段實施。
2007年11月15日至29日,俄方和歐洲航天局分別選派5名男性和1名女性志願者,在位於俄首都莫斯科的一個面積150平方米的居住艙和一個100平方米的醫學艙內連續工作、生活了15天,檢測了艙內生命保障系統、指揮和控制系統、通信保障系統和醫學監測局域網系統,完成了『火星-500』的第一階段試驗。
2009年3月31日,為期105天的『火星-500』第二階段試驗正式啟動。由4名俄羅斯人、1名法國人和1名德國人組成的志願者團隊,進駐一組全封閉試驗設施。他們的任務是模擬飛往火星和繞火星軌道飛行。
2009年4月8日,歐洲航天局公布參加第二階段試驗的志願者撰寫的『火星日志』,內容是他們在健身、種菜、做飯、睡覺等方面的新奇感受和諸多小麻煩。
2009年6月9日,第二階段試驗進入『飛船』抵達『火星』軌道的最後階段。為充分模擬繞火星飛行的特點,『飛船』與地面指揮中心的電話聯系完全中斷,志願者只能通過電子郵件與外界聯系。此外,志願者還要經歷預先設計的緊急情況。
2009年7月14日,6名志願者略顯憔悴但面帶微笑地走出試驗艙,第二階段試驗順利結束。
2009年11月19日,俄方宣布於2010年上半年在莫斯科啟動為期520天的『火星-500』第三階段試驗。該試驗將首次全面模擬飛船發射、近地軌道飛行、飛向火星、著陸和返回地球等載人探測火星的整個過程,參加試驗者仍為6人。
2010年5月18日,俄方公布參加『火星-500』第三階段試驗的志願者名單,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宇航員教員王躍入選。
2010年6月3日,隨著『火星-500』試驗艙最後一道艙門緩緩關閉,第三階段模擬試驗正式開始。
| 請您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相關規定,在註冊後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