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5日宣布,『隼鳥』號小行星探測器已成功完成了回歸地球前的最後軌道修正。這將確保可能裝有絲川小行星岩石的密封艙能順利進入地球大氣層並降落在澳大利亞南部的沙漠地帶。
為讓『隼鳥』號進入大氣層,而不是飛掠地球,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從3日開始讓小行星探測器的離子發動機持續噴射,以修正軌道。當地時間5日14時左右,噴射按計劃停止。
去年11月以後,『隼鳥』號的4臺離子發動機中有3臺因老化而無法單獨運轉。地面控制人員通過組合兩臺離子發動機的正常部件,使它們發揮一臺發動機的功能,終於克服了困難。
為使密封艙准確降落在澳大利亞伍默拉沙漠的設定范圍,『隼鳥』號還將於9日進行軌道微調。13日夜,密封艙將與探測器主體部分分離,約3小時後進入大氣層。探測器主體將在途中燃燒殆盡,密封艙將打開降落傘,降落在沙漠中。
如果能夠回收絲川小行星的岩石,這將是人類首次直接獲得月球以外天體的岩石。這些珍貴的岩石樣本記錄了約46億年前太陽系形成時的信息,將使關於太陽系進化的研究取得重大進展。
2003年5月,『隼鳥』號小行星探測器隨M5火箭昇空。由於控制姿態的裝置和發動機等設備的接連出現故障,曾一度被認為很難重返地球。(記者藍建中)
| 請您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相關規定,在註冊後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