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如果把它擺在案頭(見圖示),許多人恐怕猜不出是什麼材質,做什麼用。其實,這是一隻水盂,是舊時放在書桌的硯臺邊,往裏注水研墨用的。是用一隻鹿角的根部,利用角內的中空,打磨出圓口,保留下外部生長的瘤狀,做成古怪質樸的文房用物,讓人愛不釋手。
水盂一般器形較小,大者若拳,小者可握於掌中。由於體積小,許多材質都能製成水盂。凡金屬陶瓷石玉角木,都可與之結緣。像角質的,有牛角,有象牙,有獸骨;但這隻鹿角水盂,可觀之處在於,稍加雕削,利用原有的不規則形狀,完整保留了大大小小的瘤狀,不僅自然優美,更含着怪異詭奇,不由不讓人慨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試想,如果當年這隻疙裏疙瘩的一截鹿角扔在地上,讓人望而生畏不說,肯定讓人望而生厭。
鹿,自古是受人尊崇的動物,在秦磚漢瓦中,有鹿紋瓦當,外緣爲圓形,中央刻鹿紋,多側形,只兩足,有的昂頭,有的回首,都突出其雄強的角。瓦刻鹿紋,取田祿之義,借鹿爲祿,含義吉祥。在漢代,肖形銅印中有鹿印,其碩大的角尤其醒目。漢代人以鹿爲瑞獸,後引申其義,稱“鹿來祿至”。
再往上溯,古人認爲鹿乃神物,是人昇仙時的乘騎。湖南長沙馬王堆西漢墓漆棺上,畫有仙人騎鹿。在石刻、銅器和漆器上,也常見各種鹿紋,特別是白鹿,又稱之爲天鹿,是天下祥瑞的徵兆,“天鹿者,純善之獸也。道備則白鹿見,王者明惠及下則見。”世間如看到白鹿,證明皇帝明惠仁善。
但到了後世,人們把鹿完全扯到了做官上,功名利祿以鹿爲指代;鹿祿相聯,越扣越緊。從隋代有了科舉制度後,文人進入仕途有了遊戲規則。仕途乃當官,當官有俸祿,即薪水;當官有祿位,即官職。很自然地,“祿”被人追捧;那麼與之諧音的“鹿”也備受青睞了。由此,這隻鹿角水盂就有了所謂雙重價值。
一是它自身的藝術價值,再是它鹿祿諧音的吉祥價值。還應一提的是,此水盂底部刻有“梅園”二字,更凸顯了它的名人價值。
古董上的刻字,保存了十分寶貴的歷史信息,但它有時也會透露出僞劣。倘一件精美器具有字,獨顯其美不說,更彰顯價值;若刻上劣字,整個一個“演砸了”,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此水盂的“梅園”二字,正刻在底部黃金分割線的位置上。特別是“梅園”二字,魏碑書體方筆凌厲,端莊峻麗。清中期和民國時,魏碑十分流行;由此斷定,這件水盂至少是清末民初之物。查“梅園”,乃無錫之榮氏園林,是榮毅仁之父榮德生等建造。此水盂是否爲梅園所遺舊物,還需進一步考證。
不論以上推論是否正確,此件鹿角水盂絕非民間俗物。因其不僅讓人看到材質的妙用,更能讀到文士的妙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