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本報青島訊山東省膠南市寶山鎮村民相先生10年前意外在村前的山洞裏發現一支鹿角,他一直當做珍貴藥材保存着,26日,相先生撥打記者電話諮詢這塊鹿茸的藥用價值,經膠南市博物館專家鑑定,這支“鹿茸”實際上是一塊鹿角化石,距今至少萬年以上,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
“我家裏珍藏着一支鹿茸,已經10年了,不知道還有沒有藥用價值?”26日晚上,膠南市寶山鎮村民相先生撥打記者電話反映。27日一大早,記者趕到相先生家裏,相先生從櫃子裏掏出一個木盒子,他將盒子打開,小心翼翼地將一支鹿茸取了出來,記者看到,這支鹿茸呈灰白色,長約60釐米,直徑3釐米,底部的鹿角盤直徑約5釐米,分4個叉,頂部兩叉缺了一小半。記者用手掂量了一下,整支鹿茸重量約3斤左右。
據相先生介紹,10年前,很多外地人都到他們村前的七寶山上開採金屬礦。有一次,他到山上去看熱鬧,結果三轉兩轉就到了七寶山南麓的一座小山頭上。“當時我準備方便一下,看到旁邊有一片荒草,就走了過去,哪知荒草裏有個洞口,我一下子就滑了進去。”相先生說,那個洞大約有2米多深,他掉下去以後摔了個屁蹲兒,好在沒受什麼傷。
“山洞裏黑乎乎的,什麼都看不清,我從褲兜裏掏出打火機,藉着火光發現,洞壁黑乎乎的,好像有人在這裏燒火做過飯,地上有一支鹿茸,還有一個鹿頭骨。”相先生說,他趕緊將這兩樣東西拾了起來,他又繼續往前走了幾步,發現一個角落裏竟有一具人體骷髏,還有幾個人頭骨,嚇得他不敢再往前走了,趕緊退回去扒着洞壁爬了出去。
“記者感覺這支鹿茸與市場上見到的鹿茸有所不同,年代應該很久了,於是聯繫了膠南市博物館專家前來驗看。“這是一塊由鹿茸演變而來的鹿角化石,距今至少萬年以上,已經沒有什麼藥用價值了。”考古專家仔細查看後告訴記者,這塊鹿角化石的發現對研究幾萬年前青島地區的氣候、生態、動物分佈等情況具有重要意義,提供了很珍貴的實物依據。(趙玉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