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8月3日下午,濱海新區區長宗國英做客新華網天津頻道,暢談濱海新區“奮戰300天”市容環境綜合整治工作。
作爲濱海新區“十大戰役”之一的新區核心城區市容環境綜合整治戰役今年加速推進。按照今年全市“大幹300天”的總體要求,新區在去年的基礎上,全面推進市容環境綜合整治,全力打造大氣、洋氣、精緻、現代、開放、繁華的濱海新區核心城區新形象,取得階段性成果。
市容環境綜合整治對加快新區發展意義重大
近兩年來,在全區上下的不懈努力下,濱海新區城市面貌發生了明顯變化,人居環境進一步改善,贏得了各方面的廣泛讚譽。“與此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新區的市容環境水平還存在較大差距,突出表現爲三個不適應。”宗國英說,“一是與改革開放先行區的地位不適應。新區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相對薄弱,城市形象和品位亟待提升,缺乏類似浦東陸家嘴那樣的標誌性區域。二是與市委、市政府的要求不適應。新區核心區與天津市中心城區相比,在城市建設、市容環境、管理水平等方面均存在很大差距。三是與人民羣衆的願望不相適應。廣大居民和建設者迫切希望享受發展成果,儘快解決環境秩序髒亂差問題。”
宗國英表示,高標準實施市容環境綜合整治,對濱海新區來說,在創造生產力、提高競爭力和增強凝聚力三個方面具有重要意義。
他說,市容環境綜合整治不是簡單的美化工程,它與經濟建設相輔相成、相互促進。整治工作本身既是擴大投資、拉動內需的經濟活動,能夠帶來直接的經濟效益,也能夠帶動城市增值,促進房地產、旅遊、餐飲等行業發展,促進人流、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加快聚集,從而帶動整個城市繁榮。
當前,區域競爭已由單純的政策競爭上升到包括城市環境在內的整體競爭。城市環境的領先可以爲區域發展贏得更多的主動權。最近兩年,新區發展面臨着來自方方面面的競爭和挑戰。通過新一輪綜合整治,可以進一步優化市容環境,改善投資環境,吸引更多的企業、投資者和人才,爲促進濱海新區大發展創造更加有利的條件。
市容環境整治是環境建設,更是造福百姓的實事好事,對激發羣衆熱愛新區、建設新區有着巨大的凝聚作用。在市容環境綜合整治過程中,我們改造一條道路,修建一個公園,整治一個片區,說到底是順應羣衆願望的民心工程。這項工作做好了,就能切實改善羣衆的出行條件,美化羣衆的生活環境,提高羣衆的生活品質,就能更加充分地調動人民羣衆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形成推動濱海新區科學發展的強大力量。
打造與經濟社會發展相匹配的區域形象
“新區是全市‘三個層面’聯動發展的龍頭,我們既要在經濟上起帶動作用,也要在市容環境建設方面迎頭趕上。”宗國英說,儘快打造與經濟社會發展相匹配的區域形象,是新區市容環境綜合整治的目標。
宗國英在訪談中提出新區環境整治的三點思路:一是彰顯開放地區特點。新區要把環境整治與建設生態城區結合起來,與規劃提升結合起來,打造大氣洋氣、清新靚麗、中西合璧的現代區域形象。二是彰顯沿河向海特徵。新區地處渤海灣,境內幾大河流蜿蜒穿過,153公里海岸線更是新區的獨有優勢,我們必須把海與河的文章做足,打造金色海岸與親水平臺。三是彰顯地域特色。塘沽作爲濱海新區核心城區,要向現代化方向發展;漢沽毗鄰中新天津生態城和濱海旅遊區等,要向生態宜居方向發展;大港在歐式風格方面有着良好的基礎和條件,應繼續挖掘和保護;各產業功能區建設伊始就必須按照國際一流標準,將生態、美化、綠化等指標納入區域發展規劃,使新建區域“不留遺憾”。
宗國英介紹說,今年新區實施市容環境綜合整治的主要任務是,在對“十大戰役”之一的核心城區進行“填平補齊”的基礎上,重點實施道路、街景立面、城市綠化、城市傢俱、夜景燈光的綜合改造提升。綜合整治道路24條,其中包括新港二號路、大豐路、津歧路等10條主幹道路,港濱路、新開路等14條重要連接道路;整修解放路、牌坊街、步行街等8片繁華地區和1個居民社區,共有樓房860棟;新建和提升濱河公園、森林公園、新港公園等3個公園,改造提升綠地650萬平方米,配置果皮箱3000個、座椅800個。
今年,新區市容環境綜合整治的重點是新港地區。爲了徹底改善這個地區的環境,區委、區政府將採取有力措施,積極加以推進。
市容環境綜合整治點面結合見實效
宗國英說,截至目前,新區已對512棟樓進行樓體整修,樓頂平改坡4.7萬平方米,拆除護欄1.46萬個,空調移機4000餘個,粉刷牆面26萬平方米,貼磚4萬平方米,噴塗真石漆2.1萬平方米,安裝線腳、檐線、窗套線2.4萬米,安裝鋁塑板、玻璃幕龍骨1.1萬平方米。同時,通訊、電力、供熱、有線電視等管線切改工程已完成總工程量的60%。在綜合整治過程中,新區下大力氣對城市傢俱進行升級改造。按照導則要求對公交站、電話亭、路燈、果皮箱等進行改造更新。在新港二號路試改造的公交站,增設了候車座椅等便民設施,裝設使用了新型太陽能環保回收箱。按照計劃,新港地區整治工程全部完成。
在環境衛生專項整治方面,濱海新區重點對道路兩側、工地、市場周邊、居民區和城鄉結合部的衛生死角、髒亂點源進行整治。累計出動人員7000多人次,動用車輛、設備2100餘臺次,共清除垃圾、雜物5600餘噸,275個髒亂點位得到治理,環境衛生面貌得到有效改觀。爲有效推動環境衛生專項整治活動開展,發動全社會廣泛參與,新區每個月集中開展一次“同在一方熱土,共建美好家園”環境衛生清整日活動,集中解決影響市容環境整體質量的突出問題。通過一段時間的環境整治和宣傳活動,羣衆的公共環境意識日益增強,城市環境衛生整體面貌得到明顯改善。
在街景立面和廣告設置專項整治中,濱海新區共拆除違章建築2.2萬平方米,拆除戶外廣告、牌匾1000餘塊,其中包括涉及21條主要幹道沿線的違規圍擋、電子顯示屏、樓頂單體字等廣告設施,主要迎賓線路樓頂單體字和廣告牌已全部拆除。
在城市綠化方面,濱海新區已新增綠化面積410萬平方米,栽植樹木220萬株。其中,新港公園提升改造工程基本完成,新增喬木25種1400餘棵,栽植花灌木78種萬餘棵,鋪設草皮5萬餘平方米。森林公園更換綠化土25萬方,栽植喬灌木4萬餘株,公園整體初具規模。濱河公園栽植新疆楊1100株,白蠟800株。
目前,解放路商業街改造設計方案已基本確定,漢沽、大港、開發區的整治工程現陸續進入招投標階段,新區全部整治任務將於9月底前完成。
用三年左右時間徹底改變新區整體環境面貌
宗國英表示,市容環境綜合整治是一項關乎城市整體功能提升的複雜工程,新區計劃用3年左右的時間,使新區整體環境面貌發生徹底改變。
他說,下一步,新區市容環境綜合整治將重點抓好兩項工作。一是建設生態新區。以建設“綠色濱海”、創建國家生態城區爲目標,放大環境綜合整治效應,將環境綜合整治與發展綠色經濟、低碳經濟、循環經濟結合起來,與企業清潔生產、節能減排結合起來,與大氣、水、污染物綜合治理結合起來,與創新社會管理、創建文明城區、提高市民文明程度結合起來,建立一整套綜合評價指標體系。同時,結合“近代中國看天津”活動,將大沽口炮臺、北塘、中心漁港等歷史文化遺存的保護與開發納入市容整治整體範疇,彰顯文化底蘊,打造與新區經濟社會相適應的城市形象。
二是延伸整治範圍。加快實施城市空間發展戰略,延伸拓展綜合整治範圍,由核心城區向各城區、功能區延伸,由重點道路向次支道路拓展,由重點地區向里巷社區推進,由整治平面向提升天際線轉變。完善生活、健身、休閒、娛樂等設施,打造文化有陣地、娛樂有場所、建設有設施、綠化有特色的“四有”社區。(記者楊曉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