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入夏以來,天津市各區縣消夏納涼羣衆文化活動紅火展開,西青區“文化大舞臺——歡樂西青行”惠民演出就是其中之一。“文化大舞臺”已先後在西青區的不同街鎮、廣場、工地等舉行了10場演出,觀衆累計達20萬人次,精彩紛呈的演出受到老百姓的喜愛和歡迎,活動規模、參演人員、受衆人數均創新高,社會反響強烈,爲本市文化惠民工程寫下精彩而濃重的一筆。
“文化大舞臺——歡樂西青行”惠民演出是在文化戰線貫徹科學發展觀、打好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攻堅戰的大背景下進行的,共有30多個相關部門、2000多名演員參與組織和演出。每到一處搭臺演出,現場都人山人海。即使是高溫難耐的“桑拿”天,羣衆也熱情不減,演出還沒開始,就早早來到現場翹首企盼。演員們一絲不苟、滿懷激情地爲觀衆奉獻歌舞、相聲、小品、詩朗誦、戲曲等不同形式的精彩節目,臺下觀衆更是熱情高漲,掌聲和歡聲笑語彙成歡樂的海洋。
“文化大舞臺”演出以業餘藝術團隊爲主體,部分專業團體、駐區單位熱心助演。參與演出的演員年齡最小的只有5歲,最大的86歲。一些參加演出的業餘演員高興地對記者說:“現在的生活好了,參加演出就是想以此表達自己的幸福感,抒發喜悅心情。我們的節目在觀衆的要求下連連返場,說明觀衆和我們有共鳴,我們都從中獲得了快樂。”
配合“文化大舞臺”活動,文藝演出小分隊也深入基層,流動舉辦京、評、梆戲劇專場演出、“八一”軍民聯歡、電影放映和流動圖書車進基層以及“千人百室”文藝骨幹培訓等系列輔助活動。豐富的節目內容、多樣的藝術形式、全新的載體,進一步滿足了廣大羣衆求知、求樂、求美的需求。
“文藝大舞臺”體現了“政府搭臺、團隊唱戲、羣衆受益”的活動特色,走上了由“三下鄉”到“常下鄉”,變“送文化”到“種文化”的文化發展之路,彰顯了“文化發展依靠人民,文化成果人民共享”的宗旨。如火如荼的羣衆文化背後,是本市公共文化服務體系逐步完善的體現。隨着文化大發展大繁榮進程,更豐富、更優秀的羣文活動將全面鋪開,讓文化真正走進基層的每個角落,走進百姓生活,使更多的羣衆享受到文化發展成果。(記者張連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