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智利負責開鑿巷道營救聖何塞銅礦受困礦工的工程師29日說,救援工作可能需要受困礦工的幫助,以實現井上井下協作,加快救援進度。
『上下』協作智利國家銅礦公司定於30日下午開始挖掘一條足夠寬的新巷道,營救受困於地下700米深礦井內的33名礦工。
公司負責開鑿工作的首席工程師安德烈斯·索加雷特說,第一步工作將是開鑿一條『導航性巷道』,尺寸與先前開鑿的3條通道相似,然後使用重型切割機逐步拓寬這條巷道。
不過,拓寬過程中,巷道內被切碎的石塊將落入受困礦工附近的礦井區。因此,如果不能及時清理掉巷道底部的碎石,巷道可能會很快被塞住,從而拖累救援進度。
『受困礦工將不得不清除掉落下的所有碎石,』索加雷特告訴美聯社記者。
按他的估計,受困礦工總共需清理3000噸至4000噸的石塊。
索加雷特說,井下礦工配有基本的清理設備,例如手推車、靠電池供電的大型清除設備等。新巷道最終打通點距離受困礦工所在區域大約數百米,以便他們有空間操作和堆放碎石。
一旦開始開鑿,救援人員將需決定是否在拓寬的巷道內安裝金屬套管,以防石壁坍塌。不過,按索加雷特說法,『我們可能用不著,因為岩石質量很高,非常結實』。
保障安全索加雷特拒絕說明救援行動需耗時多久。他說,那將依賴於每一步的進展情況。
智利礦業部長勞倫塞·戈爾沃內29日否認當地媒體的一些說法。他重申,政府估計救援行動可能需3個月至4個月。
當地媒體先前援引一些工程師的話報道,救援行動可能會在更短時間內完成。
聖何塞銅礦本月5日發生塌方。救援人員隨後打通3條小型通道,向受困礦工輸送食品、藥物和通訊設備等。
戈爾沃內當天在礦難現場說,專家們已研究分析10種不同的救援方案,將繼續研究其他選擇,『但沒有發現任何捷徑』。
美聯社評論,無論智利政府這一表態是否為『少說大話,多做實事』,廣泛的共識是新一輪大規模開鑿巷道的行動不會危及礦工。
負責開鑿先前3個巷道的地質學家瓦爾特·貝利斯·阿拉亞說:『如果那些礦工所在的區域在首次坍塌中沒有出現問題,開鑿這一新巷道也不會影響它。』
一名未參與救援行動的工程師馬裡奧·梅迪納·梅希亞也贊同這一觀點。『問題不是他們(救援人員)能否安全抵達受困礦工那裡,而是受困礦工能等待多久。』
貴在堅持美聯社分析,即便開鑿工作順利,仍存在許多問題。例如,當受困礦工需參與救援行動時,他們的身體和心理狀況能否承受?
按索加雷特的說法,開鑿工作可能需一兩個月纔能進至碎石落入井下的階段。屆時,不知受困礦工能否從事如此繁重的體力勞動。
戈爾沃內說:『我們將確保他們(受困礦工)保持良好精神狀態和身體狀況。那是我們在開鑿更大巷道時同步進行的工作。』
救援人員29日晚些時候通過巷道把電話線送至井下。戈爾沃內說,幾個小時後,每一名受困礦工將可以與自己的一位家人代表通話至少一分鍾。
這將是受困礦工家人首次親耳聽到井下親人的聲音。塌方發生以來,受困礦工只能通過巷道傳送字條或經由智利官員傳話與家人聯系。
身體方面,受到地下悶熱、潮濕條件的影響,一些礦工皮膚受到刺激。救援人員已給他們送去速乾衣和小睡墊等。
礦工約翰尼·巴裡奧斯曾接受一些醫療培訓。衛生部門官員勞爾·馬丁內斯告訴《信使報》記者,巴裡奧斯28日給自己和同伴注射抗破傷風和白喉的疫苗。
另外,鑒於有受困礦工出現抑郁癥狀,智利政府已派遣心理方面專家前往礦難現場,為礦工提供心理輔導。(李良勇)
(責任編輯:馬濤)
| 請您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相關規定,在註冊後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