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歷史越久遠越清晰。透過65年前的抗戰硝煙,今天的我們看到了什麼?『抗戰勝利,對於中華民族的命運、中國的革命進程、社會形態與結構以及經濟發展都產生了深刻而巨大的影響。抗戰勝利,使中國從近代100多年來的衰敗開始走上民族復興的道路,對中華民族來講是一個重大的歷史轉折點,今天我們越來越清晰地看清了這一點。』中國抗日戰爭學會常務理事、軍事博物館研究員姜廷玉日前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這樣評價抗戰勝利的意義。
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是中華民族徹底覺醒的集中體現
在積貧積弱、飽受欺凌的近代中國,許多志士仁人一直沒有放棄探索中華民族的復興強大之路。幾千年的封建君主專制統治雖然被辛亥革命推翻,但是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質依舊沒有改變,中國人民的悲慘境遇依舊沒有改變。姜廷玉說:『是盧溝橋畔的槍聲,喚起了中華民族的徹底覺醒。日本發動的侵華戰爭,使中華民族面臨亡國滅種的危險。這促使中國人民更加深入地思考:中華民族的前途在哪裡?振興之路在哪裡?』
『中華民族徹底覺醒,最集中的體現是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形成。』姜廷玉說,九一八事變後,中國共產黨站在抗日救亡的前列,高舉愛國主義偉大旗幟,號召全國人民武裝反抗日本的侵略,倡導建立以國共合作為基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七七事變後的第二天,中共中央就發表通電指出,『平津危急!華北危急!中華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實行抗戰,纔是我們的出路!』第三天,中國工農紅軍領導人毛澤東、朱德、彭德懷、賀龍等致電蔣介石,要求全國總動員進行抗日斗爭,代表紅軍戰士請纓殺敵。經過談判斗爭,1937年9月,終於形成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中華兒女不分民族、階層、黨派、宗教,同仇敵愾,共赴國難,匯成全民族抗戰洪流。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形成,成為中華民族由渙散、分裂到團結、統一的轉折點,這是中華民族不可戰勝的重要保證。
抗戰勝利決定因素是有團結抗戰的核心中國共產黨
全國抗戰開始後,國民黨政府實行了一些有利於抗戰的政策,國民黨軍廣大官兵浴血奮戰、英勇殺敵,付出了巨大犧牲。但是,國民黨政府的片面抗戰路線和反共反人民的活動,也給抗戰帶來消極影響。姜廷玉說,『中國抗戰勝利的決定性因素,是因為有了團結抗戰的堅強核心——中國共產黨。這一點,毛澤東早在全國抗戰爆發時就有深刻的論述:今日中國的軍事、經濟、政治、文化雖不如日本之強,但在中國自己比較起來,卻有了比任何一個歷史時期更為進步的因素。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下的軍隊,就是這種進步因素的代表。中國今天的解放戰爭,就是在這種進步的基礎上得到了持久戰和最後勝利的可能性』。
延安,見證著中國共產黨的中流砥柱作用。抗戰期間,全國各地大約有4萬知識分子奔向延安,延安成了昭示知識分子追求進步、愛國抗日的燈塔。當時廣大的愛國知識分子通過『延安』與『重慶』的對比,心中的認知發生了變化:中國共產黨由秩序的反叛者向民族利益的維護者轉變;國民黨及其政權的合法性遭受空前嚴重的質疑。在廣大知識分子眼裡,延安中國共產黨的抗日聲音是最真誠的,最高亢的,最打動人心的。作家丁玲在《七月的延安》寫道:『這是什麼地方?這是樂園。』
姜廷玉說,抗戰之初中國共產黨就主張放開民主,改善民生,放手發動群眾,實行全面抗戰路線。抗日戰爭進入相持階段,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敵後戰場,逐漸成為全國抗日的主戰場,八路軍、新四軍等人民武裝逐步成為全國抗日的主力,抗擊著約60%的侵華日軍和95%的偽軍。在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的全國抗戰中,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和華南人民抗日武裝對敵作戰12.5萬次,消滅日、偽軍171.2萬人,其中日軍52.7萬人。同時,八路軍傷亡34萬多人,新四軍將士犧牲8萬多人,付出了重大的犧牲。
根據地是全國民主的模范,奠定建立新中國的基礎
抗日戰爭不僅打敗了日本侵略者,而且通過戰爭大大削弱了中國的反動勢力,大大增強了新的革命因素。姜廷玉說,中國人民通過抗戰認識到,要想真正掌握自己的命運,必須首先解放自己,必須建立人民民主政權。抗戰期間,中國共產黨已成為擁有120萬黨員的大黨,建立了面積達100萬平方公裡、近1億人口,地跨華北、華中、華南的19塊解放區,人民軍隊由抗戰初期幾萬人發展到120萬人,民兵發展到260萬人。『更重要的是,中國共產黨在敵後根據地進行了以新民主主義為內容的社會改革,建立抗日民主政權,實行減租減息等政策,人民群眾真正過上了當家做主人的嶄新生活,生活有了盼頭,未來有了希望。抗日根據地不僅是全國抗日的模范,也是全國民主的模范,更是一個與舊中國不同的新中國的雛形。抗日根據地代表著歷史前進的方向。』
抗戰勝利,極大地推動了中國社會的發展進程,為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徹底勝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抗戰勝利後僅4年時間,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建立了新中國,實現了中國歷史上最偉大、最深刻的社會變革。從此,中華民族在世界東方崛起,走上了偉大的復興之路。(文/中國抗日戰爭學會常務理事、軍事博物館研究員姜廷玉)
| 請您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相關規定,在註冊後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