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火箭轉場 技術解析 2號平臺昇降臺技術中國獨創 |
|
| 火箭吊裝 |
25日下午,發射基地對『嫦娥二號』衛星進行了第三次合成演練,發射前的檢查、調試都進行完畢。10月,『嫦娥二號』將奔向月球。
3公裡外搭建觀測點
記者在發射現場看到,『嫦娥二號』衛星火箭已被轉移到2號固定平臺內待命。『一旦決定發射,火箭將從平臺內,迅速轉移到塔樓內,進行點火發射。』為了讓更多人能在現場欣賞到『嫦娥二號』的完美昇空,有關部門在離發射平臺3公裡外搭建了一座現場觀測點,可容納3000多人觀看。
今日商討疏散方案
一位航天專家告訴記者,火箭昇空時產生的熱氣會擴散到1公裡左右的地方,巨大氣浪對人體有影響。因此,在『嫦娥二號』發射昇空前,以2號發射塔為圓心,2.5公裡范圍內的居民都必須全部遠距離疏散,在2.5公裡到6公裡之間的居民,『就地疏散』,人員可離開住房到空闊地,不必遠距離離開。為了保證這次發射安全,西昌衛星發射基地將在今日下午召開村民疏散大會,與當地政府一起商討疏散方案。
據了解,與發射『嫦娥一號』的3號平臺不同的是,此次擔任發射『嫦娥二號』的2號平臺使用的是黃色昇降臺技術,這是中國航天專家的發明創新,至今仍是國外專家解不開的技術難題。
『2號活動塔高達97米,有32層樓高,而運載「嫦娥二號」衛星的長征三號丙火箭只有52.5米,活動塔的雙臂完全可以固定火箭。』一位技術人員告訴記者,2號發射塔周圍有三座高達175米的避雷塔。『避雷塔可以保護火箭、衛星不受雷電侵擾,衛星發射時要盡量避開雷電天氣。』
幕後故事
天公不作美火箭吊裝一波三折
『嫦娥二號』發射在即,各方面都在緊鑼密鼓地為發射做准備。記者昨日獲悉,就在半個月之前,火箭吊裝還有一波三折的故事。
12日上午,發射場晴空萬裡,即將發射『嫦娥二號』的2號發射工位成為發射場的關注焦點,首日的火箭轉場工作順利完成,一級火箭以及助推在塔架發射臺上順利『會師』,馬上要進行二、三級吊裝工作。
10:00,『全副武裝』的二級火箭從火箭測試廠房順利轉運到發射工位,停至塔下時,突然,天空烏雲密布,過了一會兒,暴雨傾盆,吊裝隊人員忙不迭地將二級火箭推至塔架下面避雨,火箭吊裝工作被迫停止。
11:30,眼瞅快到中午了,工作人員十分著急。正在這時,奇跡發生了,雨勢漸小,大家奔向塔架。二級火箭被緩緩推出塔架,活動塔架的昇降大門緩慢開啟,吊裝火箭用的黃色吊具隨之落下。誰知,吊具即將到位,突然又是一陣疾風驟雨。二級火箭再次被推到塔下避雨。疾風驟雨漸變為牛毛細雨,大家趕緊行動,迎接二級火箭的塔架大門再次敞開,但傾盆大雨再次阻斷了吊裝工作。
14:21,天空漸晴。二級火箭終於在一波三折下與一級火箭成功會師。16:55,三級火箭也成功完成吊裝。
| 請您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相關規定,在註冊後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