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話題背景】繼26日聯手住建部出臺加強土地二級市場管理的相關政策後,國土部28日明確表示,為堵住收儲環節尋租暗道,將采取相關措施破解地方土地一級開發的政府壟斷行為。同是28日,財政部表示將在建設、經營等方面實行免征營業稅、房產稅及印花稅等優惠措施,支持公租房推廣。加上此前銀監會調查二套房貸落實情況,一月之內,相關部門已經出臺4項樓市調控政策。日前,人民日報公布調查結果,超8成網友對房價不滿意。
網友力挺:讓第二輪樓市調控來得更猛烈些
網友:房價別成皮球,越拍越高
[網友zggcdjy]:一線城市房價全面上漲,二三線城市正在加緊推出地王,大規模的拆遷運動蔓延到縣城……中央調控政策受到地方及利益集團的瘋狂抵制,再不下狠勁,利益集團必然更加肆無忌憚,瘋狂反撲。
[網友曉凌]:控制高價樓盤入市,畢竟只是『權宜之計』。中國房價連漲幾年,其間還經歷了兩輪嚴厲調控,但房價如皮球一般『越拍越高』,此輪樓市調控如何從根本上打破『屢調屢漲』的怪圈?
[網友蘭州洪歌(洪維)]:房市調控不盡如人意,於是輿論和民意及政策都將槍口對准了房價,然而,房價並沒有束手就擒,而是大無畏的『起義』了,盡管任志強都『從了』願意被『招安』,可大多數追逐利潤的地產商仍舊『此房是我蓋,要從此房住,留下所有錢』,最終會激發相關部門的憤怒,招引來『核彈』,惹來滅頂之災。
買房者從了:觀望一年,我的代價就是多掏錢?!
[網友碧翰烽]:朋友在一個小縣城工作,從去年下半年起就開始和愛人到處看房,一直為房價所困。國家的樓市調控政策出臺之後,他們總期望能夠有所體現。可是,一年快過去了,他們實在挺不住了,因為房價不僅沒降,反而瘋一般地上漲。就拿他現在所買的房子,還是去年交了定金的,但一直不簽合同,要等一等房價降。在去年,房價還只是每平方米1900元左右,今年已經漲到了2600元左右。他再也挺不住、等不起了,到處找關系、托朋友,找到了開發商老總,請他吃了餐飯,最後每平方米少了將近200元左右,纔最終簽下了合同。
支招:越挫越勇的樓市調控還需四枚『炮彈』
炮彈一:消滅『地王』
[網友雲谷川]:禁止各級地方政府在出讓土地上橫征暴斂,以動遷的成本價出讓土地,還利於民,徹底改變『土地財政』舊思維。
炮彈二:打擊囤地
[網友一針見血見真理]:房地產越調控、房價越漲已經證明了以往通過銀行、土地供應等手段調控的效果有限,而對多佔房產者征重稅或許是打擊囤房並降低房價的好辦法。
[網友醒來的時候]:打擊房地產投機,對閑置土地和住房加增重稅。因為,房地產是耐用、不動和每個人必須的特殊商品,有了城市房地產就等於有了城市的生存空間。所以,房地產不允許大量積壓在交換領域。
炮彈三:要穩房價,先穩預期
[網友快馬加鞭未下鞍]:近期,有關部門反復強調:房地產調控不會松動。這體現了政府的決心和信心;但是,公眾更期待的,不僅是政府部門的表態,而是切切實實地將一系列調控政策細化和落實,根據市場情況在必要的時候,出臺更有力的措施,這樣纔能真正穩住人心。
炮彈四:要穩房價,先穩預期
[網友東平民]:縱觀每次調控的政策,可以說在剛出臺時,沒有一個不是所謂的『嚴厲』,但政策就是落實不下去,不變成『空調』咋辦?試想,如果第一次調控的政策落實了,以後的N次調控就都不需要了。在中國,最難辦的事就是落實。
防止樓市調控政策被架空須找准『七寸』
各部委的胳膊怎樣擰過高房價的大腿?
[網友說兩句]:房價居高難下,住有所居、居有其屋的國家目標離普通老百姓越來越遠。當所有希望都寄托在國家出臺法令對房價進行調控,對泡沫充斥的樓市進行濾清時,就注定了相關部門的調控政令、措施和手段,必須要有的放矢,要找准癥結對應下藥,要像打蛇一樣把勁往七寸處使,盡量避免各種利好的調控政府剛一出臺,就面臨被架空而百無一用的尷尬。
[網友也者之乎]:樓市、房價問題絕不僅僅是一個經濟和民生問題,他折射出我們的執政能力問題,時下的房市已經處於窮人和富人,開發商和政府的博弈之中,窮人輸給富人沒什麼不光彩,可政府輸給開發商,面子上就不好看了。
讓房地產市場回歸本來面貌[網友淺水區長]:在強調調控時,更加強調不僅調控房價,還要讓住房的使用功能體現得更充分,讓房地產市場回歸本來面貌。更多人能買得起房,不僅能解決住房問題,也讓多數人共享經濟發展和住房制度改革的成果。因此,本輪房地產調控是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的重要舉措,意義重大,應當堅持不動搖。
| 請您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相關規定,在註冊後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