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今年42歲的王會雲是東麗區教師進修學校的一名老師,也是東麗愛心驛站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諮詢站的一名義工。從1999年開始,王會雲用愛關心著身邊每位特殊群體的孩子,也將她關愛別人的平常心傳遞給更多的人。
為失聰孤兒更換耳膜
王會雲的女兒自幼就患有聽力障礙。1998年,王會雲把女兒送到市聾啞學校康復班接受康復訓練。在康復班裡,一名從寧河縣來做康復治療的6歲女孩羅佳引起了她的注意。羅佳很內向但十分乖巧,她經常穿著破舊的衣服坐在角落裡發呆。經了解得知,羅佳4歲那年,她的母親拋下了耳殘障的她和兩歲的弟弟,從此杳無音訊。第二年,羅佳的父親外出打工時因遭遇車禍不幸去世,從此,羅佳姐弟倆只能寄居在她的大伯家生活。後來,村裡的好心村民把羅佳送到市裡接受語言康復訓練。
得知羅佳的身世後,王會雲在生活上格外照顧羅佳,甚至超過了照顧自己的女兒。她慢慢發現,羅佳佩戴的盒式助聽器太『陳舊』,影響孩子的康復訓練效果,而羅佳也變得更為內向,甚至不願意和別人多說一句話。每當王會雲想到這裡,眼裡就含著淚水,她先是把女兒替換下來的一個耳背式助聽器送給了羅佳。沒過多久,王會雲決定自己出錢幫助羅佳做更換新耳膜的手術。手術成功了,羅佳的雙耳都能聽到了聲音,她也開始變得有說有笑了。
特殊聚會溫暖孤兒心
1999年的『六一』,王會雲『突發奇想』:『像羅佳一樣的孤兒過兒童節會不會很孤單?我要給孩子們創造一個溫馨的「家」,讓他們不再孤獨。』隨後,她聯系到市殘聯和市福利院,把像羅佳一樣的幾名康復學校和福利院的孩子接回家中,第一次和這些孩子過了兒童節。從此,每到年節,王會雲都會把孤兒接到家中一起過節,並隨時幫助這些特殊群體的孩子們解心結。一名孤兒在他的博客中說:『在王媽媽家中,我感到了從未有過的溫暖,這是家庭和母親給予的溫暖。王媽媽說,我們將來會找到幸福,這樣我會更堅強地生活,堅強面對所有的困難。加油!』
讓殘疾女孩圓讀書夢
2000年,王會雲的丈夫動員員工為貧困山區捐建一座希望小學,王會雲得知此事後二話沒說,當即拿出了積蓄。當年,她和丈夫一同到甘肅會寧參加捐助貧困學生的愛心活動。在當地,王會雲認識了一名八九歲名叫培培的女孩。培培沒上過學,一直在家務農,由於小時患有小兒麻痺又落下了左胳膊又細又短的後遺癥,但她最大的願望就是能讀書。王會雲返津前,培培眨著大眼睛對她說:『阿姨,下次再來,能幫我帶幾本書來嗎?』孩子渴望讀書的眼睛,讓王會雲潸然淚下。返津後,她決定要資助培培圓讀書夢。此後,王會雲十年如一日,每月都按時給培培郵寄學費。去年,培培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高中,王會雲格外高興。作為對培培學習成績的鼓勵,王會雲出錢把培培和她的父親接到天津游玩了幾天。培培的父親含淚握著王會雲的手說:『俺家培培是個有福氣的娃!她在天津有好爹娘啊!』
王會雲對記者說:『我這樣做,其實就是想讓特殊群體的孩子得到愛,讓這些孩子和更多的人在生活中保持一顆平常心,這是一顆懂得關愛別人的平常心,把自己的愛默默傳遞給別人,這就是我作為一個普通老師和母親的責任。』
| 請您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相關規定,在註冊後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