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俄羅斯《獨立報》網站11月24日文章】題:朝鮮用危險的方法吸引華盛頓的注意力(作者俄羅斯科學院遠東研究所朝鮮研究中心主任亞歷山大·熱賓)
外國通訊社昨天報道了一個令人恐慌的消息:黃海海域發生了交火。朝鮮炮擊韓國島嶼,韓國炮兵開火回擊。平壤稱率先發起炮擊的是韓國。
在炮擊事件發生前不久,平壤向美國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所前負責人展示了朝鮮的鈾濃縮設施。還有報道稱,朝鮮已著手建造自己的輕水反應堆。
1994年美國向朝鮮許諾為其建設兩座輕水反應堆,但美國及其盟國卻沒有這麼做。盡管朝鮮自己建造的輕水反應堆要遜色許多,但平壤發出的信號意思明確:你們不想提供幫助,我們就自己建造。
現在發生了朝韓相互炮擊事件。不排除平壤故意用炮擊這種強硬的態度表明,朝方對奧巴馬政府執政以來實行『戰略忍耐』方針、無視對朝關系正常化問題感到失望。
到下個月,六方會談曠日持久的中斷將滿兩年。 2009年朝鮮曾試圖發射人造衛星,許多人將此事解讀為試射洲際彈道導彈,聯合國安理會的譴責令朝方惱怒,隨後宣布拒絕參加六方會談。然而後來,平壤開始暗示可能重回談判進程,當然,是在取消2009年安理會對朝鮮核試驗的制裁的情況下。
但是,美國、韓國和日本似乎並不准備談判。它們堅持要朝鮮以具體行動來表現放棄核計劃的誠意。換言之,它們要求朝鮮單方面作出讓步,並明顯不急於重回談判,用不著『為了談判而談判』。
『戰略忍耐』方針的目的是促使朝鮮政權垮臺。美國制定這一方針明顯是考慮到:一方面,2008年末2009年初時金正日健康狀況惡化,可能會退出政治舞臺,這將引起朝鮮政治局勢的動蕩;另一方面,被西方廣義化的聯合國制裁外加美國及其盟國給予朝鮮的單方面限制,會使朝鮮對外經貿往來變得困難,令其經濟形勢變得復雜,最終應引起黨內和廣大人民的不滿。
但是事情向著另一個方向發展,朝鮮人穩定了上層的政局。他們召開了黨代表會議,更新了黨中央高層。朝鮮現代化鈾濃縮設施的技術水平令美國專家大為驚奇,它證實了一系列專家三番五次的預言——制裁將收效甚微,即便還有一點點成效的話。朝核問題的事態演變多次顯示,制裁很可能會造成反面效果。
因此,安排美國專家參觀朝鮮核設施是在邀請美國對話。同時平壤很可能明白,如果不能讓美方作出哪怕最低限度的讓步,就無法保障足夠的安全,甚至不能獲得外國投資,沒有這些投資就不可能實現經濟現代化。不過此次事件表明,朝鮮羊試圖用非常獨特的方式說服華盛頓認真對待朝鮮的呼吁,履行早在1994年許下的使國際關系正常化的承諾。
【彭博新聞社網站11月23日報道】美國和亞洲的分析家表示,朝鮮攻擊韓國一個小島的行為以及它對自己核計劃進展的披露都是將美國拉回談判桌的戰略的一部分。
美國外交學會預防行動研究中心主任保羅·斯泰爾斯說,炮擊事件可以被視為『挑釁行動的一部分,旨在迫使韓國和美國重返談判桌』。
斯泰爾斯在接受電話采訪時說,朝鮮的戰略是『一種令人厭惡的行動,直至美國說,「好了,我們談吧,為的是眼下讓你安靜下來。
在克林頓執政時期任國防部長的威廉·科恩表示,經濟制裁使得朝鮮急於重啟六方會談。
【美國《時代》周刊網站11月23日文章】題:朝韓交火的背後:金正恩繼任
首爾的分析人士說,將不久前的核展示與23日的開火合理聯系起來的是平壤眼下正在進行的領導權更替。二者都凸顯了金正日政權的『先軍政治』理念。
就在數周前,平壤的政權事實上確認金正日的兒子金正恩將接替他成為朝鮮的下一位統治者。
韓國世宗研究所的高級研究員鄭成昌(音)說:『金正恩目前受到更多鷹派將領的影響。他的權力基礎來自軍隊,軍隊的權力比任何時候都大。』
朝鮮可能在向美國發出跟以前類似的信號:我們還在,你還要跟我們打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