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新聞調查·現狀
職業院校畢業生就業率90%以上
隨著近年來經濟快速發展,『技工荒』成為本市乃至全國制造業發展的一個瓶頸。一線操作人員的短缺已成為各制造企業的共同煩惱。特別是勞動力市場『高級藍領』人纔奇缺,技能型生產崗位人纔難求。根據本市勞動力市場的信息反饋,企業高級技術人纔的供求比例達到1:10左右。高級技工『身價』超過本科生和研究生。『高級藍領』成為各用人單位的新寵,也因『物以稀為貴』而走俏職場。
特色
天津一線技術工人
94%以上來自職校
目前,天津市共有獨立設置的高等職業院校26所,在校生14.5萬人,約佔全市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總數的40%;有招生資格的中等職業學校119所,在校生近20萬人,佔全市高中階段教育在校生總數的近50%。在省部級重點以上中等職業學校接受優質教育的學生已佔70%以上。職業院校畢業生就業率達到90%以上。這幾年,全市企業新充實的技術工人94%以上來自職業院校。
規模
職業教育專業設置
為大項目培養人纔
職業教育必須以市場為導向,企業需要什麼樣的人纔,就培養什麼樣的人纔,這是天津職業教育的特色。為了更好地服務濱海新區發展,天津已陸續啟動了航空機電及現代制造業、石油化工、渤海化工、航海運輸、電子信息、現代物流、服務外包、生物技術8個技能型緊缺人纔培養基地。根據濱海新區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建設的需要,8個基地每年將輸送8萬餘名高素質技能型緊缺人纔對接濱海新區重大項目,同時協助相關企業進行在職職工崗位培訓。
目前,大飛機、大火箭、大造船、大乙烯、大煉油等一批叫響全國的重點項目都可以在天津職業院校中招收到合適的技能型人纔。企業的快速發展,特別是生產型企業的崛起需要的不僅僅是高級管理人員,大批動手能力強的技能型人纔在成為企業成功不可或缺要素的同時,也將成為天津招商引資的新名片。
成果
天津職業教育領跑全國的11個標志
天津市與教育部共建的全國首個國家職業教育改革試驗區首期共建目標任務基本完成。天津職業教育發展取得了標志性的成果。
1.天津成為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永久舉辦地。形成了『普通教育有高考、職業教育有大賽』的局面,推進了技能型人纔選拔制度的創新。
2.建設海河教育園區。園區一期佔地10平方公裡,辦學規模5.8萬人,居住人口4萬人左右。有7所職業院校,2011年春季開學使用,同年全國技能大賽將在園內舉行。
3.深化職業教育體制改革。在堅持依靠行業企業辦學的基礎上,天津先後組建了『行業組構集團式』『企業集團帶動式』『城市郊區結合式』『社區聯合組合式』『面向農村網絡式』等五種模式為主的16個職教集團。
4.不斷加快職教基礎能力建設。按照《天津市職業教育『十一五』投資規劃》,市政府設立了5.5億元的專項資金,用於支持職業院校基礎能力建設。目前,有46個校內實訓基地、35所職業院校被列入天津市實訓基地建設項目和示范性職業院校重點建設單位,93個企事業單位為天津市職業院校首批示范性校外實訓基地。市財政專項投入共計3.1635億元,主管部門和學校配套投入共計7.3578億元,合計總數為10.5213億元。
5.積極探索人纔培養模式改革。職業教育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
6.不斷提高師資隊伍素質。天津高職學院率先開啟專業課教師評聘第二專業技術職務的渠道。專業教師每年必須到企業進行不少於兩個月的實踐,新招聘教師必須先到企業實習一年,市教委給予每人5000元的專項補貼。目前天津市『雙師型』教師已超過40%。設立500萬元的專項基金,每年推選百名青年骨乾教師攻讀專業碩士,重點培養400名骨乾教師,40名高水平、高技能專業帶頭人。
7.積極開展中外合作交流。形成了國際證書合作和對外援建辦學模式。
8.努力加強與中西部地區合作辦學。天津市職業院校招生輻射到全國30個省、市、自治區,在校學生中外地生源已近50%,其中80%來自中西部地區,每年有2萬多名來自中西部地區的畢業生在天津就業。
9.將中等職業教育助學政策覆蓋到全部中職學生。
10.不斷完善就業准入制度。依據行業最新用工標准和現代企業制度,通過在部分行業推進就業准入制度,探索社會化、專業化的職業資格認證機制和增強勞動者就業能力、工作能力、職業轉換能力的有效途徑。
11.積極構建終身學習體系。全市農村勞動力年培訓率達30%。形成了以社區教育網絡建設為重點,推進終身教育體系建設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