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中國社科院近日發表了一個綠皮書、一個藍皮書,都涉及公眾關心的房價問題。對於這兩份報告,很多論者都將目光放在房價泡沫以及民眾買不起房上,卻忽視了兩份報告對於未來房價走勢的預測根本沒個准譜,甚至相互『打架』,而相互『打架』所折射的問題更值得思量。實際上,與房價成本及房價上漲因素已然成為糊涂賬一樣,房價預測也已成為一團亂麻,越理越亂。上個月,中國人民大學發布的一份研究報告稱,明年房地產價格將出現近20%的下滑;現在,中國社科院的《經濟藍皮書》卻稱,明年的房價可能出現20%以上的上漲。兩家都是『非等閑』單位,都具有相當的權威性,但他們對於房價的預測卻如此截然相反,弄得民眾的心情如同坐過山車。
其實,不能完全責怪房價預測沒個准譜,如同一團亂麻的房價預測,正是房地產亂象紛呈的一種映射,不僅社會公眾,連專業研究機構都對房地產亂象分析不透,因而對房價走勢把握不准。在某種程度上,這與樓市調控政策走向不甚明朗相關,與人們不甚了解、不能肯定政府的調控決心到底有多大、持續時間有多長相關,即使能夠判斷中央政府的調控決心有多大,但卻無從判斷各級政府部門的政策執行力度有多大,土地問責光打雷不下雨,該退出房地產業的央企不退出,加上很多地方政府的態度搖擺不定甚至陽奉陰違,如此情況下,要對房價走勢作出明確預測,幾乎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從這個角度看,要讓人們對房價走勢有一個較為准確和理性的預期,要讓樓市投機、投資者放棄僥幸心理,唯有通過進一步出臺和落實各種政策措施來表明政府調控房價的決心,比如加大保障住房建設、改革土地制度和地方政府財政稅收渠道、嚴厲打擊土地囤積、樓市投機以及房地產腐敗等,只要這些政策措施得以落實並持續發力,不再搖擺不定,只要房地產市場不再亂象紛呈,房價走勢自然會逐漸明朗,人們對於房價的預期自然會回歸理性。
晏慶盛(媒體工作者)
| 請您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相關規定,在註冊後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