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 在2011年元旦招待會上,一些名牌大學的師生將聽到新校長的祝詞——歲末,教育系統一次較為密集的『換崗』正在進行。
在12月23日~24日兩天之內,中山大學、重慶大學、武漢大學校長先後易人。而在此前的22日,教育部三位新任領導亮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原黨委書記杜玉波任教育部黨組副書記、副部長,科技部原副部長杜佔元任教育部黨組成員、副部長,北京市教委原主任劉利民任教育部黨組成員、副部長。
擔任教育部副部長的次日下午,杜佔元就出現在重慶大學民主湖報告廳,出席了該校的乾部大會。會上宣布,北京大學原常務副校長林建華接替李曉紅,擔任重慶大學校長。
據悉,林建華在北京大學求學、工作多年。此次是1982年以來,重慶大學校長第一次由非重大畢業生出任,而且林也是目前重大領導班子中僅有的非重大畢業生。
但這種在前些年算是罕見的『空降』,如今已不算新鮮。李曉紅,這位『在重慶大學成長起來的乾部』,卸任重大校長次日就來到湖北,就任武漢大學校長。
重慶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陳存根說,中央將北大的林建華派到重慶大學,是對重慶大學的重視、對重慶的支持。相信新校長會給重大帶來新作風、新資源、新活力和新發展。希望師生『像支持李曉紅校長一樣支持林建華校長的工作』,實現學校的順利交接和平穩過渡。
當李曉紅最後一次以重慶大學校長身份致辭時,表示自己會珍藏『重大情結』,『真情流露,幾度哽咽』,臺下400多人為他送出『經久不息的掌聲』。
第二天下午,李曉紅在就任武大校長時表示:『從現在起,我將與武漢大學緊密地融為一體,努力做一個熱愛武大、建設武大、全心全意為武大師生謀利益的武大人,把自己全部的智慧和心血獻給武漢大學。』
武漢大學原校長顧海良是2001年從教育部社會科學研究與思想政治工作司司長職位上交流到武大的乾部,此番卸任校長後,將重回教育部,擔任黨組成員。
中組部乾部三局副局長趙凡在宣讀任命後指出,顧海良在武大的9年裡,為學校的改革發展傾注了全部心血。由於一心工作,長期勞累和缺少家人照顧,身體健康受到影響,組織上從關心愛護乾部出發,決定調他回京工作。
在離開武大之前,顧海良說:『我一生最寶貴的生命時段,是在武漢大學度過的,我會永遠記住珞珈山難忘的時光,永遠記住武漢大學的同事們和朋友們。』
在三位新校長中,中山大學校長許寧生是僅有的非『空降兵』。12月23日下午,他由中大副校長昇任校長。53歲的許寧生是中山大學『土生土長』的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1982年,他畢業於中山大學,1996年回國,2004年擔任中大副校長。
自教育部新任領導上任及武大、重大、中大校長職務調整以來,關於校長的話題正在一些高校流傳。據教育界人士介紹,近期仍會有部分高校領導職位出現變動。
中山大學原校長黃達人是因年齡原因卸任的。據悉,他已過任職年齡界限,曾多次提出退居二線。
卸任的黃達人說,雖然有關大學辦學自主權之類的問題不時成為輿論關注的熱點,但在目前的制度下,國家賦予大學校長的舞臺是非常廣闊的,大學校長完全可以而且也應該發揮自己的作用,有所作為。
他說,我們國家高等教育的主流是發展,大學的水平在提高,這是任何人都無法否認的。在這種共識下,大學需要的是『能夠坐言起行的實乾者』。
| 請您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相關規定,在註冊後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