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 新年鍾聲敲響,給2010年畫上圓滿的句號。回顧2010年手機應用領域,手機IM、手機瀏覽器、手機SNS、手機微博、手機音樂、手機殺毒、手機游戲、手機導航及LBS、手機閱讀、手機炒股突出重圍,成為最熱門的十大應用。
從榜單上看,這十大應用涵蓋社交、安全、娛樂等諸多領域。其中,以手機微博、手機SNS等為代表的社交應用無疑成為2010年手機應用的最大贏家。《中國微博元年市場白皮書》數據顯示,2010年底中國互聯網僅微博累計活躍注冊帳戶數已突破6500萬個。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的調查報告則表明,仍有40.9%的用戶期望可以在手機上使用社交服務。不難看出,手機社交的發展前景依然廣闊。同時,諸如手機瀏覽器、手機音樂、手機殺毒、手機游戲、手機導航等應用的活躍,也令手機逐漸擺脫『移動電話』的定位,真正成為人們直抒胸臆、休閑消遣的重要媒介。
但是,十大熱門手機應用也都存在著同樣的『瓶頸』——同質化。事實上在當前國內市場,無論是終端還是應用,都正處於『競爭者眾、功能重復』的窘境。即使是手機QQ這樣在處在統治地位的應用,也面臨著天翼LIVE、飛信等的挑戰。其他像手機殺毒、手機影音,更是很難明確哪款產品能佔據絕對優勢。
這種現象所導致的後果,就是每一種功能都能找到多款應用。這種基於同質問題而表現出的『群雄逐鹿』,對整個行業來說並不是好事。一方面,同質化問題令行業競爭加劇,同樣功能的應用為了爭奪用戶常常需要短兵相接,『傷敵』的同時也折損了自身的精力;另一方面,同質化問題也令用戶常常在多款應用中不斷轉換,對於『品牌』的忠誠度明顯不足。
手機應用同質化問題的背後實際上存在一個『怪圈』——由於市場表現得缺乏粘度,各種應用為了生存,不得不加大宣傳、營銷的力度;但過多的『虛耗』式競爭,令應用開發者對研發和創新力不從心;而缺乏創新的後果則是同質化的進一步加劇。
綜上所述,對2010年的手機應用領域能有這樣一句注解:小眾應用流行,殺手級應用缺失,創造力不足導致同質壓輒嚴重。
顯然,這種情況在新一年裡仍將繼續考驗中國的手機應用行業。對此,應用開發者大多已有心理准備。在2010年尾,無論是行業報告還是各大應用的推廣策劃中,都有兩個詞被反復提及。這兩個詞,一個是『差異化』,另一個是『用戶體驗』。
據全球首個以『用戶體驗』為標准的《2011手機體驗白皮書》預測,2011年,用戶關注將從手機硬件轉向軟件應用體驗。隨著App Store的模式被廣泛復制,各大應用商店如雨後春筍層出不窮,但由於品質上的良莠不齊,用戶的有限需求和龐大應用數量間的落差將令這個行業的『戰國時代』真正到來。
在這一『亂世』中,由於殺手級應用的誕生尚需時日,如何深度挖掘手機作為信息核心的價值,通過不同功能的組合、綁定體現自身差異化優勢;如何實現良好的用戶體驗將成為一款應用能否突出重圍的關鍵所在。
此外,業內人士還提出了另一種觀點。據東進技術總裁賀建楠表示,2011年殺手級平臺將取代殺手級應用。他認為,3G時代的殺手業務不會是單一的,它將是一群業務,結合著個人用戶的訴求,企事業單位用戶的訴求和生活、娛樂、工作的需要。正是因為這樣的特性,使得百花齊放的業務需要各大產業鏈的合作,這樣纔能實現雙贏。(本報記者邢婷婷)
| 請您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相關規定,在註冊後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