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浙江在線01月10日訊
2010年,面對極為復雜的發展形勢、極為嚴峻的困難挑戰,寧波經濟走出危機影響、持續回昇向好,並有望躋身年地區生產總值『5000億元俱樂部』。
2011年是『十二五』發展開局之年。1月7日,全市經濟工作會議舉行。會議總結了2010年經濟工作情況,分析了當前經濟形勢,部署了2011年經濟工作任務。
今天,我們通過解讀六大關鍵詞,來看一看今年寧波經濟工作的主基調——『破難促調、創新開局』,看一看2011年的寧波如何為未來五年發展奠定紮實基礎。
『破難促調』篇 關鍵詞之一 增強內需拉動力投資、出口和消費是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在當前世界經濟結構進入調整期、外部需求復蘇緩慢的情況下,經濟外向度較高的寧波必須把經濟發展的基本立足點放到擴大內需上來,增強經濟增長的內生動力。
首先要擴大投資。能不能完成『十二五』目標任務,關鍵看今年工作能不能實現『開門紅』,進一步說,看投資能不能實現『開門紅』。要持續推動重大項目會戰攻堅。要積極謀劃新的投資增長點,力爭在城鄉功能區塊、社會民生事業、重大基礎設施和戰略新興產業等四大領域生成一批重點項目。要落實民間投資『二十九條』政策措施,破除市場准入、金融、稅收等壁壘,鼓勵民間投資參與重大項目建設運營,進入基礎設施、社會事業等領域。
其次要促進消費,提高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把城市功能區建設作為擴大消費的重要載體,加快新建一批現代商貿集聚區,引進一批國際知名品牌營銷機構,打造一批區域性商業地標,提昇一批會展活動,增強對周邊地區的商流輻射力。完善家電下鄉政策,構建面向農村的連鎖配送商業服務體系,不斷拓展農村消費市場。積極推動電子商務、網絡購物等新型業態發展,培育家政家居、文化旅游、健康養老等消費熱點。
再者要拓展內銷。推動工貿企業戰略合作聯盟,建立『甬商數據庫』和『甬商營銷網』,深化同大型連鎖商業機構的合作,辦好國內重點城市『寧波周』活動,創新寧波名品直銷中心運作方式。完善區域旅游合作機制和旅游宣傳促銷聯動機制,加大旅游產品推介營銷力度和客源市場開發力度,使旅游經濟成為拉動內需的重要增長點。
關鍵詞之二 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堅持科學發展這個主題、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這條主線,是『十二五』發展最鮮明的導向。按照加快推進產業昇級的要求,今年寧波將堅持把產業結構戰略性調整作為轉變發展方式的重中之重,推動產業價值鏈由中低端向高端攀昇。
大力發展現代農業。完善強農惠農政策,啟動實施20個現代農業綜合區、60個主導產業示范區、120個特色農業精品園建設,推進農田基礎設施、大宗農產品生產基地和現代農業園區標准化建設。健全科技成果示范推廣和快速轉化機制,推進農產品標准化、品牌化、生態化。
培育制造業新優勢。抓緊做好寧波石化產業基地規劃編制和報批工作,推進石化產業重大項目建設和謀劃。積極實施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集中力量做大做強新材料、新裝備、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等4個有比較優勢的新興產業,培育發展海洋高技術、節能環保、生命健康、設計創意等4個先導性新興產業。
提昇服務業發展層次。加快推進東部新城商業商務門戶區、灣頭休閑商務區等10大城市綜合體建設,重點建設20個服務業產業基地,大力發展金融服務、信息諮詢、服務外包等生產性服務業,積極發展商貿流通、文化娛樂、體育健身、旅游休閑等生活性服務業。
抓好產業基地建設。高水平推進杭州灣新區、梅山保稅港區兩大省級產業集聚區建設,提昇38個市級新興產業和特色優勢產業基地建設水平,規劃新建一批先進制造業基地、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現代服務業基地、現代農業基地、總部企業基地,加快集聚一批重大產業項目,建立一批支橕產業發展的公共服務平臺,著力打造『產業新城、城市新區』。
切實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抓好市級創新大平臺和12個行業支橕平臺建設,紮實推進重點實驗室、企業研發機構、科技中介服務機構建設,加大智慧城市建設扶持力度,加大創新領軍人纔引進力度。
關鍵詞之三 推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寧波發展正處在新型城市化加速期和新型工業化提昇期,大都市區框架全面拉開和城鄉發展率先進入全面融合新階段對寧波『十二五』時期城鄉區域協調發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必須按照加快構築現代都市的要求,強化『一核』、統籌『兩翼』、突出『多節點』,促進城鄉區域生產要素合理流動、發展空間集約利用、公共資源均衡配置。
抓好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寧波都市區對外交通系統和城市組團間的快速交通系統,加快杭甬客專、繞城高速東段、象山港大橋等建設進度。完善中心城區立體交通網絡,全力推進軌道交通建設,加快建設『兩橫三縱』快速路網和城市乾道,規劃新建一批跨江通道。加快城鄉基礎設施一體化、網絡化發展,實現城鄉公共設施對接共享。
提高城市建設管理水平。加快推進新型城市化,在高水平、快節奏推進『十大區塊』開發建設的同時,大力實施『三江六岸』拓展提昇工程,啟動姚江、甬江『兩江北岸』等一批新區塊開發。實施『兩縱兩橫』街景整治,老小區、背街小巷和城中村改造,保護開發一批歷史街區,打造城市景觀新亮點。逐步理順城市管理機制,創新城市管理模式,完善城市管理標准化體系。
加大區域統籌力度。創新餘慈地區聯合開發建設機制,加大對南部地區基礎設施、產業布局、區塊開發的支持力度,繼續抓好象山港生態型經濟港灣建設,促進南北『兩翼』協調發展。衛星城市試點工作要深化行政管理體制和開發建設體制改革,加快實施一批產業功能區、城市綜合體項目,加快由『鎮』向『城』轉變。
紮實推進新農村建設。深化『百千』工程,突出村莊分類整治,做好創建小康村、培育中心村、整治保留村、保護特色村的工作,建設農村生活污水處理項目。加快完善農村社區服務網絡,創新推進農房『兩改』工作。
『創新開局』篇 關鍵詞之四 拓寬發展空間受資源要素和環境制約,寧波要取得更長久、更廣闊的發展,必須拓寬發展空間,要把做強港口經濟、做大海洋經濟、做優開放經濟作為其戰略重點,推動更多的內外資源轉化為經濟發展的持久優勢。
做強港口經濟,就是要構建『三位一體』港航物流服務體系,科學規劃建設大宗物資儲運基地、交易中心和交易平臺,發展新型臨港經濟業態,夯實國際強港的基礎。加快港口基礎設施建設,推進寧波—舟山港口一體化和全省港口聯盟化,積極參與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加強港外碼頭和內陸『無水港』戰略布點。推進能源原材料基地建設,構建高檔消費品進口交易平臺。深化大通關合作,發展航運金融服務。
做大海洋經濟,就是要發揮海洋、海灣、海島的優勢,發展現代海洋大產業,打造『海上寧波』。明確海洋經濟區、海洋保護區和海洋產業發展重點。加快發展海洋生物、海水綜合利用、海洋能源、深海裝備制造等新興產業,加強海島分類保護開發研究,推出一批重點島嶼開展海洋新興產業招商。
做優開放經濟,就是要調整優化開放型經濟結構,完善內外對接的開放體系,在深度融入國際國內發展中謀求更大空間。加大重點出口基地建設和總部型外貿集團培育力度,加快自主性國際營銷體系建設,提高『三自三高』產品出口比重。鼓勵外資投向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現代農業、基礎設施等領域。鼓勵優勢企業建設境外生產基地、原材料供應基地和開展國際並購。在深化國內合作中拓展發展新空間。
關鍵詞之五 提昇文化軟實力文化與經濟融合發展、一體發展,是當今發展的一大趨勢,文化軟實力越來越成為經濟硬實力的重要支橕。2011年寧波將全面加快文化大市建設,使文化成為提昇發展品質的重要推動力。
弘揚先進文化引領文明新風。首先是紮實抓好新一輪創建工作,努力實現全國文明城市『三連冠』。其次要加大城市形象宣傳,提昇寧波文化美譽度。同時要加強輿論引導,完善重大新聞發布、重大公共突發事件應急處置報道制度,加強對重大輿情的監測、研判和處置,加大對互聯網等新型媒體的建設和管理力度。
大力發展文化事業。加快推進重大文化設施建設,加強鄉鎮綜合文化站和基層文化陣地建設。積極實施文化精品工程,探索建立文化資源整合配送系統,實施萬場電影千場戲劇進農村、百萬市民享文化、公共圖書館城鄉一體化等工程,加大政府購買文化服務力度。
發展壯大文化產業。大力實施項目帶動戰略,抓好『1235文化產業工程』,包括10個重點文化產業集聚區、20個重點文化品牌、30個重點文化項目和50個重點文化企業。優化文化產業結構,推動文化與經濟、科技、旅游、教育等融合互動,大力扶持發展新聞傳媒、動漫游戲、出版發行、影視制作等特色文化產業,提高文化產業規模化、集約化、品牌化水平。推進經營性文化單位轉企改制,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投資發展文化產業。
關鍵詞之六 抓好改革攻堅破難促調、創新開局,最管用、最有效的辦法就是改革。要以實施擴大對外開放綜合配套改革試點為龍頭,抓好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加大市縣聯動、部門協作、整體推進力度,不斷完善有利於發展方式轉變的體制機制。
深化要素市場改革。推進資源價格體制改革,探索天然氣差別化價格約束機制,完善土地使用權出讓制度。深化地方金融改革,支持民間資本建立地方性金融機構,推進梅山保稅港區離岸金融試點。
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推進市、縣、鎮三級政府機構改革,繼續深化行政審批制度職能歸並改革。開展政府部分職能向行業協會轉移改革試點。積極穩妥推進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和經營性事業單位轉企改制。
深化民營企業制度改革。放寬民營資本市場准入門檻,鼓勵民營企業參與國有企業市場化改革。完善創新型中小企業要素保障和政策扶持機制,加快培育一批高技術企業群,推動中小企業發展成為行業龍頭企業。鼓勵大企業整合產業鏈、營銷鏈和資源循環鏈,發展成為上下游一體化的特大型企業集團。創新總部經濟發展的體制機制,扶持發展一批重點優勢總部企業。
據寧波日報記者鄧少華周驥
| 請您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相關規定,在註冊後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