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昨天,在撫順道年貨市場,記者看到,年貨市場的招牌已經掛起,多個攤位也一字排開,但進駐商家卻寥寥無幾,現場顯得冷冷清清;而在學校大街和安順道市場,也只有幾家銷售春聯的商家在『橕場子』。一位攤主對記者說:『這兩天一直沒什麼人氣,很多商家都沒來。』
在13個年貨市場中,上海道市場算是規模較大的一處,有30多個商家前來擺展,由於其緊靠著步行街和大商場,人氣較旺,相比之下要熱鬧許多。
『人多有什麼用,真正買的沒幾個,好多家到現在都還沒開張。』在這裡擺攤賣毛絨兔子的溫先生告訴記者,他在塘沽做生意快10個年頭了,年貨市場這些年的變遷全在他肚子裡裝著:『前兩年年貨市場那叫一個擠呀,到了年根上,推著自行車根本進不去,這兩年你看看實在是沒什麼人,我去年纔賺了3000出頭,實在是沒什麼意思。』溫先生說,今年的情況還不如去年,到現在還沒怎麼開張,眼看著超市裡的毛絨兔子銷售火爆,他真是又眼熱又上火,『不是咱這商品不好賣,是這年貨市場不招老百姓待見了。』
假貨劣貨泛濫,市民不願做『消廢者』『你看看這奶糖,我還當阿爾卑斯買呢,回家我兒子一看是「阿爾卑絲」。』昨日上午,在學校大街年貨市場,市民田先生拿著兩大包糖果給記者看,這是田先生前天在這裡購買的糖果,沒想到竟然是山寨貨。
采訪中,記者發現,像『阿爾卑絲』這樣和名牌產品相差一兩個字的山寨產品不在少數。不少市民采購年貨時也發現,市場上很多商品沒有標明生產日期和保質期,甚至連明顯超出保質期的產品也陳列其中。產品質量問題已經成為年貨市場上百姓最反感的問題之一。據學校大街年貨市場一位銷售人員介紹,這幾天消費者退貨的現象時常發生,這主要是一些商家趁機銷售劣質產品和過期產品所致。
同時,年貨市場上商品的衛生狀況也令百姓詬病。在上海道年貨市場,市民楊女士指著幾家乾果攤對記者說:『你看這裡就在馬路邊上,乾果上也沒個遮蓋,上面一層灰,任誰也不敢買。』楊女士說,現在超市裡什麼乾果都有,來年貨市場上買無非就是圖個便宜,但是一看這樣的衛生狀況,實在是不敢買,萬一吃出點問題來,回頭又找不到人陪,大過年的簡直是給自己添堵。
取消還是轉型,年貨市場究竟該何去何從?商家不賺錢,市民不滿意,年貨市場究竟該何去何從呢?記者在年貨市場內隨機采訪了十幾位市民,其中多數市民表示,現在超市裡的年貨應有盡有,想要什麼都可以買到,沒必要再去年貨市場上淘換一番,年貨市場大可以取消了。
而同時也有市民認為年貨市場還有其積極的一面,市民馮先生就認為,過年圖的就是個熱鬧,人們去逛年貨市場,感受的就是過年的喜慶氣氛。此外也有市民表示,如今的年貨市場是在『自毀前程』,只要能夠規范好,還是有其存在的價值,『年貨市場只有修煉好內功,體現出集中和便宜的特點,肯定會深得老百姓喜歡。』市民涂先生說。(記者於浩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