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據新華社南京1月29日專電(記者顧燁)經過近35個小時的長途顛簸,65歲的東北大娘金明29日上午趕到南京,她的女兒劉曉璐1月初剛在南京生產,由於留不住堅持回家過年的月嫂,金明不得不趕來接替月嫂。
劉曉璐無奈地說:『我們給月嫂的月薪已經漲到7000多元,春節七天還有三倍工資,但月嫂還是一定要走,我只能打電話向母親求助。母親年紀大了,不忍心麻煩她老人家長途奔波,可我實在沒辦法。』
由於父母的一個電話,月嫂王巧玲毫不猶豫地放棄『三倍工資』,加入返鄉流;也是由於女兒的一個電話,65歲的金明不得不擠火車,加入探親流,兩者相互交織重疊,形成28.53億人次的春運大軍。
金明並不埋怨王巧玲,她說:『春節回家,這是人之常情,不是親情的召喚,有誰願意放棄薪酬,千裡跋涉,星夜兼程呢?』
隨著春運回家的外來務工人員越來越多,許多市民發現,常去的早餐店關門了,飯店上菜速度慢了,家裡沒人送水了,鍾點工不來了,快遞員不接單了,送外賣的沒人了……很多領域感受到了『服務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