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月18日,金玉潔老人在廣電新302餐廳就餐。對於居住在北京西城區月壇街道的不少老年人來說,已習慣了中午去食堂就餐。這個“食堂”指的是國家廣電總局所屬的廣電新302餐廳。根據餐廳負責人李懷陽介紹,自2009年6月,餐廳對社區居民開放以來,已有附近26個社區的2500多名老年人辦理了就餐卡,每天中午就餐的就有400多位。讓不少80歲以上老人欣喜的是,每月領到的100元養老券也可以在餐廳兌換使用。家住稍遠的月壇街道老人,如果需要用餐,餐廳還會安排專人專車送餐。老人們可以選擇3個菜的10元套餐或4個菜的15元套餐兩種,葷素搭配,再加上一份饅頭或米飯作爲主食,平均每天的預定都在100份以上,高峯時能達到400份,送餐服務覆蓋周邊21個社區。西城區月壇街道三里河社區81歲的金玉潔老人,老伴去世後獨居。老人的兒子雖然也在北京,但是因爲平時工作繁忙,不能每天回家照顧母親。在得知餐廳對社區老年人開放後,她經常來這裏吃飯。“主要是圖個方便,這裏的飯菜品種比較多,價格都不貴,而且口味好。”老人說,用餐之餘,還在這裏結識了不少“飯友”,周圍不少老年人都喜歡來這裏吃飯,大家見個面,聊聊天,圖個熱鬧。廣電總局新302餐廳其實僅僅是月壇街道和駐區機關單位合作的一個成功案例。在街道辦事處和各機關單位的合力之下,除廣電總局新302餐廳外,發改委第二食堂也加入到爲社區居民提供餐飲服務的行列中來。另外,包括財政部、鐵道部在內的多家單位也將自己的禮堂等場所向月壇街道的居民開放,居民可以借用部委機關的禮堂等場所開展文化活動。新華社發(徐子鑑攝)
2月18日,金玉潔老人(左二)在廣電新302餐廳排隊買飯。對於居住在北京西城區月壇街道的不少老年人來說,已習慣了中午去食堂就餐。這個“食堂”指的是國家廣電總局所屬的廣電新302餐廳。根據餐廳負責人李懷陽介紹,自2009年6月,餐廳對社區居民開放以來,已有附近26個社區的2500多名老年人辦理了就餐卡,每天中午就餐的就有400多位。讓不少80歲以上老人欣喜的是,每月領到的100元養老券也可以在餐廳兌換使用。家住稍遠的月壇街道老人,如果需要用餐,餐廳還會安排專人專車送餐。老人們可以選擇3個菜的10元套餐或4個菜的15元套餐兩種,葷素搭配,再加上一份饅頭或米飯作爲主食,平均每天的預定都在100份以上,高峯時能達到400份,送餐服務覆蓋周邊21個社區。西城區月壇街道三里河社區81歲的金玉潔老人,老伴去世後獨居。老人的兒子雖然也在北京,但是因爲平時工作繁忙,不能每天回家照顧母親。在得知餐廳對社區老年人開放後,她經常來這裏吃飯。“主要是圖個方便,這裏的飯菜品種比較多,價格都不貴,而且口味好。”老人說,用餐之餘,還在這裏結識了不少“飯友”,周圍不少老年人都喜歡來這裏吃飯,大家見個面,聊聊天,圖個熱鬧。廣電總局新302餐廳其實僅僅是月壇街道和駐區機關單位合作的一個成功案例。在街道辦事處和各機關單位的合力之下,除廣電總局新302餐廳外,發改委第二食堂也加入到爲社區居民提供餐飲服務的行列中來。另外,包括財政部、鐵道部在內的多家單位也將自己的禮堂等場所向月壇街道的居民開放,居民可以借用部委機關的禮堂等場所開展文化活動。新華社發(徐子鑑攝)
2月18日,金玉潔老人在廣電總局新302餐廳買飯。對於居住在北京西城區月壇街道的不少老年人來說,已習慣了中午去食堂就餐。這個“食堂”指的是國家廣電總局所屬的廣電新302餐廳。根據餐廳負責人李懷陽介紹,自2009年6月,餐廳對社區居民開放以來,已有附近26個社區的2500多名老年人辦理了就餐卡,每天中午就餐的就有400多位。讓不少80歲以上老人欣喜的是,每月領到的100元養老券也可以在餐廳兌換使用。家住稍遠的月壇街道老人,如果需要用餐,餐廳還會安排專人專車送餐。老人們可以選擇3個菜的10元套餐或4個菜的15元套餐兩種,葷素搭配,再加上一份饅頭或米飯作爲主食,平均每天的預定都在100份以上,高峯時能達到400份,送餐服務覆蓋周邊21個社區。西城區月壇街道三里河社區81歲的金玉潔老人,老伴去世後獨居。老人的兒子雖然也在北京,但是因爲平時工作繁忙,不能每天回家照顧母親。在得知餐廳對社區老年人開放後,她經常來這裏吃飯。“主要是圖個方便,這裏的飯菜品種比較多,價格都不貴,而且口味好。”老人說,用餐之餘,還在這裏結識了不少“飯友”,周圍不少老年人都喜歡來這裏吃飯,大家見個面,聊聊天,圖個熱鬧。廣電總局新302餐廳其實僅僅是月壇街道和駐區機關單位合作的一個成功案例。在街道辦事處和各機關單位的合力之下,除廣電總局新302餐廳外,發改委第二食堂也加入到爲社區居民提供餐飲服務的行列中來。另外,包括財政部、鐵道部在內的多家單位也將自己的禮堂等場所向月壇街道的居民開放,居民可以借用部委機關的禮堂等場所開展文化活動。新華社發(徐子鑑攝)
2月17日,廣電總局新302餐廳工作人員在分裝快餐。對於居住在北京西城區月壇街道的不少老年人來說,已習慣了中午去食堂就餐。這個“食堂”指的是國家廣電總局所屬的廣電新302餐廳。根據餐廳負責人李懷陽介紹,自2009年6月,餐廳對社區居民開放以來,已有附近26個社區的2500多名老年人辦理了就餐卡,每天中午就餐的就有400多位。讓不少80歲以上老人欣喜的是,每月領到的100元養老券也可以在餐廳兌換使用。家住稍遠的月壇街道老人,如果需要用餐,餐廳還會安排專人專車送餐。老人們可以選擇3個菜的10元套餐或4個菜的15元套餐兩種,葷素搭配,再加上一份饅頭或米飯作爲主食,平均每天的預定都在100份以上,高峯時能達到400份,送餐服務覆蓋周邊21個社區。西城區月壇街道三里河社區81歲的金玉潔老人,老伴去世後獨居。老人的兒子雖然也在北京,但是因爲平時工作繁忙,不能每天回家照顧母親。在得知餐廳對社區老年人開放後,她經常來這裏吃飯。“主要是圖個方便,這裏的飯菜品種比較多,價格都不貴,而且口味好。”老人說,用餐之餘,還在這裏結識了不少“飯友”,周圍不少老年人都喜歡來這裏吃飯,大家見個面,聊聊天,圖個熱鬧。廣電總局新302餐廳其實僅僅是月壇街道和駐區機關單位合作的一個成功案例。在街道辦事處和各機關單位的合力之下,除廣電總局新302餐廳外,發改委第二食堂也加入到爲社區居民提供餐飲服務的行列中來。另外,包括財政部、鐵道部在內的多家單位也將自己的禮堂等場所向月壇街道的居民開放,居民可以借用部委機關的禮堂等場所開展文化活動。新華社發(徐子鑑攝)
2月17日,廣電總局新302餐廳工作人員趙雁鑫(前右)爲鐵三社區80歲的李宏達老人送餐。對於居住在北京西城區月壇街道的不少老年人來說,已習慣了中午去食堂就餐。這個“食堂”指的是國家廣電總局所屬的廣電新302餐廳。根據餐廳負責人李懷陽介紹,自2009年6月,餐廳對社區居民開放以來,已有附近26個社區的2500多名老年人辦理了就餐卡,每天中午就餐的就有400多位。讓不少80歲以上老人欣喜的是,每月領到的100元養老券也可以在餐廳兌換使用。家住稍遠的月壇街道老人,如果需要用餐,餐廳還會安排專人專車送餐。老人們可以選擇3個菜的10元套餐或4個菜的15元套餐兩種,葷素搭配,再加上一份饅頭或米飯作爲主食,平均每天的預定都在100份以上,高峯時能達到400份,送餐服務覆蓋周邊21個社區。西城區月壇街道三里河社區81歲的金玉潔老人,老伴去世後獨居。老人的兒子雖然也在北京,但是因爲平時工作繁忙,不能每天回家照顧母親。在得知餐廳對社區老年人開放後,她經常來這裏吃飯。“主要是圖個方便,這裏的飯菜品種比較多,價格都不貴,而且口味好。”老人說,用餐之餘,還在這裏結識了不少“飯友”,周圍不少老年人都喜歡來這裏吃飯,大家見個面,聊聊天,圖個熱鬧。廣電總局新302餐廳其實僅僅是月壇街道和駐區機關單位合作的一個成功案例。在街道辦事處和各機關單位的合力之下,除廣電總局新302餐廳外,發改委第二食堂也加入到爲社區居民提供餐飲服務的行列中來。另外,包括財政部、鐵道部在內的多家單位也將自己的禮堂等場所向月壇街道的居民開放,居民可以借用部委機關的禮堂等場所開展文化活動。新華社發(徐子鑑攝)
2月15日,82歲的張彬老人(左)和75歲的老伴宋春芝在廣電總局新302餐廳就餐。對於居住在北京西城區月壇街道的不少老年人來說,已習慣了中午去食堂就餐。這個“食堂”指的是國家廣電總局所屬的廣電新302餐廳。根據餐廳負責人李懷陽介紹,自2009年6月,餐廳對社區居民開放以來,已有附近26個社區的2500多名老年人辦理了就餐卡,每天中午就餐的就有400多位。讓不少80歲以上老人欣喜的是,每月領到的100元養老券也可以在餐廳兌換使用。家住稍遠的月壇街道老人,如果需要用餐,餐廳還會安排專人專車送餐。老人們可以選擇3個菜的10元套餐或4個菜的15元套餐兩種,葷素搭配,再加上一份饅頭或米飯作爲主食,平均每天的預定都在100份以上,高峯時能達到400份,送餐服務覆蓋周邊21個社區。西城區月壇街道三里河社區81歲的金玉潔老人,老伴去世後獨居。老人的兒子雖然也在北京,但是因爲平時工作繁忙,不能每天回家照顧母親。在得知餐廳對社區老年人開放後,她經常來這裏吃飯。“主要是圖個方便,這裏的飯菜品種比較多,價格都不貴,而且口味好。”老人說,用餐之餘,還在這裏結識了不少“飯友”,周圍不少老年人都喜歡來這裏吃飯,大家見個面,聊聊天,圖個熱鬧。廣電總局新302餐廳其實僅僅是月壇街道和駐區機關單位合作的一個成功案例。在街道辦事處和各機關單位的合力之下,除廣電總局新302餐廳外,發改委第二食堂也加入到爲社區居民提供餐飲服務的行列中來。另外,包括財政部、鐵道部在內的多家單位也將自己的禮堂等場所向月壇街道的居民開放,居民可以借用部委機關的禮堂等場所開展文化活動。新華社發(徐子鑑攝)
2月15日,一位老人在廣電總局新302餐廳刷卡買飯。對於居住在北京西城區月壇街道的不少老年人來說,已習慣了中午去食堂就餐。這個“食堂”指的是國家廣電總局所屬的廣電新302餐廳。根據餐廳負責人李懷陽介紹,自2009年6月,餐廳對社區居民開放以來,已有附近26個社區的2500多名老年人辦理了就餐卡,每天中午就餐的就有400多位。讓不少80歲以上老人欣喜的是,每月領到的100元養老券也可以在餐廳兌換使用。家住稍遠的月壇街道老人,如果需要用餐,餐廳還會安排專人專車送餐。老人們可以選擇3個菜的10元套餐或4個菜的15元套餐兩種,葷素搭配,再加上一份饅頭或米飯作爲主食,平均每天的預定都在100份以上,高峯時能達到400份,送餐服務覆蓋周邊21個社區。西城區月壇街道三里河社區81歲的金玉潔老人,老伴去世後獨居。老人的兒子雖然也在北京,但是因爲平時工作繁忙,不能每天回家照顧母親。在得知餐廳對社區老年人開放後,她經常來這裏吃飯。“主要是圖個方便,這裏的飯菜品種比較多,價格都不貴,而且口味好。”老人說,用餐之餘,還在這裏結識了不少“飯友”,周圍不少老年人都喜歡來這裏吃飯,大家見個面,聊聊天,圖個熱鬧。廣電總局新302餐廳其實僅僅是月壇街道和駐區機關單位合作的一個成功案例。在街道辦事處和各機關單位的合力之下,除廣電總局新302餐廳外,發改委第二食堂也加入到爲社區居民提供餐飲服務的行列中來。另外,包括財政部、鐵道部在內的多家單位也將自己的禮堂等場所向月壇街道的居民開放,居民可以借用部委機關的禮堂等場所開展文化活動。新華社發(徐子鑑攝)
2月15日,社區老人在廣電總局新302餐廳排隊買飯。對於居住在北京西城區月壇街道的不少老年人來說,已習慣了中午去食堂就餐。這個“食堂”指的是國家廣電總局所屬的廣電新302餐廳。根據餐廳負責人李懷陽介紹,自2009年6月,餐廳對社區居民開放以來,已有附近26個社區的2500多名老年人辦理了就餐卡,每天中午就餐的就有400多位。讓不少80歲以上老人欣喜的是,每月領到的100元養老券也可以在餐廳兌換使用。家住稍遠的月壇街道老人,如果需要用餐,餐廳還會安排專人專車送餐。老人們可以選擇3個菜的10元套餐或4個菜的15元套餐兩種,葷素搭配,再加上一份饅頭或米飯作爲主食,平均每天的預定都在100份以上,高峯時能達到400份,送餐服務覆蓋周邊21個社區。西城區月壇街道三里河社區81歲的金玉潔老人,老伴去世後獨居。老人的兒子雖然也在北京,但是因爲平時工作繁忙,不能每天回家照顧母親。在得知餐廳對社區老年人開放後,她經常來這裏吃飯。“主要是圖個方便,這裏的飯菜品種比較多,價格都不貴,而且口味好。”老人說,用餐之餘,還在這裏結識了不少“飯友”,周圍不少老年人都喜歡來這裏吃飯,大家見個面,聊聊天,圖個熱鬧。廣電總局新302餐廳其實僅僅是月壇街道和駐區機關單位合作的一個成功案例。在街道辦事處和各機關單位的合力之下,除廣電總局新302餐廳外,發改委第二食堂也加入到爲社區居民提供餐飲服務的行列中來。另外,包括財政部、鐵道部在內的多家單位也將自己的禮堂等場所向月壇街道的居民開放,居民可以借用部委機關的禮堂等場所開展文化活動。新華社發(徐子鑑攝)
2月17日,廣電總局新302餐廳工作人員準備爲社區老人送餐。對於居住在北京西城區月壇街道的不少老年人來說,已習慣了中午去食堂就餐。這個“食堂”指的是國家廣電總局所屬的廣電新302餐廳。根據餐廳負責人李懷陽介紹,自2009年6月,餐廳對社區居民開放以來,已有附近26個社區的2500多名老年人辦理了就餐卡,每天中午就餐的就有400多位。讓不少80歲以上老人欣喜的是,每月領到的100元養老券也可以在餐廳兌換使用。家住稍遠的月壇街道老人,如果需要用餐,餐廳還會安排專人專車送餐。老人們可以選擇3個菜的10元套餐或4個菜的15元套餐兩種,葷素搭配,再加上一份饅頭或米飯作爲主食,平均每天的預定都在100份以上,高峯時能達到400份,送餐服務覆蓋周邊21個社區。西城區月壇街道三里河社區81歲的金玉潔老人,老伴去世後獨居。老人的兒子雖然也在北京,但是因爲平時工作繁忙,不能每天回家照顧母親。在得知餐廳對社區老年人開放後,她經常來這裏吃飯。“主要是圖個方便,這裏的飯菜品種比較多,價格都不貴,而且口味好。”老人說,用餐之餘,還在這裏結識了不少“飯友”,周圍不少老年人都喜歡來這裏吃飯,大家見個面,聊聊天,圖個熱鬧。廣電總局新302餐廳其實僅僅是月壇街道和駐區機關單位合作的一個成功案例。在街道辦事處和各機關單位的合力之下,除廣電總局新302餐廳外,發改委第二食堂也加入到爲社區居民提供餐飲服務的行列中來。另外,包括財政部、鐵道部在內的多家單位也將自己的禮堂等場所向月壇街道的居民開放,居民可以借用部委機關的禮堂等場所開展文化活動。新華社發(徐子鑑攝)
2月17日,廣電總局新302餐廳工作人員趙雁鑫(左)和聞豔培爲社區老人送餐。對於居住在北京西城區月壇街道的不少老年人來說,已習慣了中午去食堂就餐。這個“食堂”指的是國家廣電總局所屬的廣電新302餐廳。根據餐廳負責人李懷陽介紹,自2009年6月,餐廳對社區居民開放以來,已有附近26個社區的2500多名老年人辦理了就餐卡,每天中午就餐的就有400多位。讓不少80歲以上老人欣喜的是,每月領到的100元養老券也可以在餐廳兌換使用。家住稍遠的月壇街道老人,如果需要用餐,餐廳還會安排專人專車送餐。老人們可以選擇3個菜的10元套餐或4個菜的15元套餐兩種,葷素搭配,再加上一份饅頭或米飯作爲主食,平均每天的預定都在100份以上,高峯時能達到400份,送餐服務覆蓋周邊21個社區。西城區月壇街道三里河社區81歲的金玉潔老人,老伴去世後獨居。老人的兒子雖然也在北京,但是因爲平時工作繁忙,不能每天回家照顧母親。在得知餐廳對社區老年人開放後,她經常來這裏吃飯。“主要是圖個方便,這裏的飯菜品種比較多,價格都不貴,而且口味好。”老人說,用餐之餘,還在這裏結識了不少“飯友”,周圍不少老年人都喜歡來這裏吃飯,大家見個面,聊聊天,圖個熱鬧。廣電總局新302餐廳其實僅僅是月壇街道和駐區機關單位合作的一個成功案例。在街道辦事處和各機關單位的合力之下,除廣電總局新302餐廳外,發改委第二食堂也加入到爲社區居民提供餐飲服務的行列中來。另外,包括財政部、鐵道部在內的多家單位也將自己的禮堂等場所向月壇街道的居民開放,居民可以借用部委機關的禮堂等場所開展文化活動。新華社發(徐子鑑攝)
2月17日,廣電總局新302餐廳工作人員趙雁鑫(左)爲三里河社區83歲的朱悅書老人送餐。對於居住在北京西城區月壇街道的不少老年人來說,已習慣了中午去食堂就餐。這個“食堂”指的是國家廣電總局所屬的廣電新302餐廳。根據餐廳負責人李懷陽介紹,自2009年6月,餐廳對社區居民開放以來,已有附近26個社區的2500多名老年人辦理了就餐卡,每天中午就餐的就有400多位。讓不少80歲以上老人欣喜的是,每月領到的100元養老券也可以在餐廳兌換使用。家住稍遠的月壇街道老人,如果需要用餐,餐廳還會安排專人專車送餐。老人們可以選擇3個菜的10元套餐或4個菜的15元套餐兩種,葷素搭配,再加上一份饅頭或米飯作爲主食,平均每天的預定都在100份以上,高峯時能達到400份,送餐服務覆蓋周邊21個社區。西城區月壇街道三里河社區81歲的金玉潔老人,老伴去世後獨居。老人的兒子雖然也在北京,但是因爲平時工作繁忙,不能每天回家照顧母親。在得知餐廳對社區老年人開放後,她經常來這裏吃飯。“主要是圖個方便,這裏的飯菜品種比較多,價格都不貴,而且口味好。”老人說,用餐之餘,還在這裏結識了不少“飯友”,周圍不少老年人都喜歡來這裏吃飯,大家見個面,聊聊天,圖個熱鬧。廣電總局新302餐廳其實僅僅是月壇街道和駐區機關單位合作的一個成功案例。在街道辦事處和各機關單位的合力之下,除廣電總局新302餐廳外,發改委第二食堂也加入到爲社區居民提供餐飲服務的行列中來。另外,包括財政部、鐵道部在內的多家單位也將自己的禮堂等場所向月壇街道的居民開放,居民可以借用部委機關的禮堂等場所開展文化活動。新華社發(徐子鑑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