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今日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中央財政『三農』投入累計近3萬億元,每年減輕農民負擔1335億元。對此,華中師范大學中國農村問題研究中心主任徐勇在接受中國經濟網、鳳凰網采訪時說,三農問題的癥結目前表現出多點化、不平衡的特點,農民與城市消費者的點對點方式沒有形成,這導致農民種糧積極性並未提高。另外徐勇還指出,溫家寶總理提到的未來加快城鎮化進程是一個必然趨勢。
鄉村債務問題亟需解決
問:您覺得三農問題的癥結在哪裡?僅僅依靠國家財政投入可以解決這些問題嗎?
徐勇:現在三農問題和以前不一樣,以前全國多集中在稅費改革上,而現在癥結表現出多點化、不平衡的特點。除了依靠國家財政投入外,還應加大針對農村地區稅費改革的力度,妥善解決鄉村債務問題。
農民種糧與城市消費脫節
問:糧價高漲,但農民種糧積極性並未提高。您覺得原因在哪裡?
徐勇:最主要的原因是生產方式還是以家庭經營為主,這樣會導致中間環節過多,目前大概有20個左右的環節纔能使農產品到市民餐桌上。生產基地對應超市等這種農民與城市消費者的點對點方式沒有形成。
我國城鎮化水平還不夠
問:您如何評價中央解決三農問題的思路?
徐勇:我覺得目前的思路很明確,關鍵在於落實。
問:溫家寶總理提到未來要加快城鎮化進程,你怎麼看這個問題?
徐勇:這個肯定是一個趨勢。目前中國的城鎮化水平還不夠,發達國家農村人口在四分之一以下,而目前我國農村人口是在二分之一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