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制度創新先行先試積極推動橫琴新區建設開發
澳門中華總商會副理事長、澳門世界貿易中心有限公司執行董事林金城
2009年8月,國務院正式批准《橫琴總體發展規劃》。按照《規劃》的部署,未來橫琴新區將以合作創新和服務為主題,充分利用橫琴鄰近澳門的優勢,在推進粵港澳緊密合作中發揮制度創新、先行先試的先導作用,把橫琴建設成為『一國兩制』下探索粵港澳合作新模式的示范區、深化改革開放和科技創新的先行區、促進珠江口西岸地區產業昇級發展的新平臺。
目前,正在探索和推進的創新模式包括:澳門大學在橫琴建設新校區;粵澳合作共建中醫藥科技產業園;改革創新澳門橫琴之間的口岸管理,實行簡便通關模式。
澳門大學橫琴校區是澳門特區參與橫琴開發設立的首個項目。為了實現澳門大學在澳門特區以外的土地設立新校區的設想,從項目籌備開始,就在中央政府支持下采用了創新的方式。首先,由全國人大授權,澳門特區政府以租賃的方式取得珠海橫琴澳門大學新校區的土地使用權,以此解決了因澳門土地稀缺,澳門大學發展受限的問題。其次,由全國人大授權澳門特別行政區對澳門大學橫琴校區依照澳門特區的法律實施管理。這項授權保障了澳大新校區在啟用之後,無論在課程設置、教學研究、信息流通、對外交流以及教員和學生的活動等方面,享有和澳門特區內一樣的權利和自由,可以完全依照目前的辦學模式進行管理和運作。
橫琴島的開發,為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提供了新的空間和機遇。澳門特區和廣東省兩地在產業合作方面也正在探索新的模式。由粵澳雙方合資組成公司共建中醫藥科技產業園,合作模式確定為『橫琴出地,澳門出資,共同規劃,共同投資,共同經營,共同收益』。產業園的目標定位是建設成一個中醫藥研發基地,打造中醫藥科技與產業發展平臺。籌建中的中醫藥科技園,將實行兩地資源在比較優勢上的結合。這樣的合作方式也是一項新的嘗試,對於粵澳未來更多的產業及其他方面合作具有啟示作用和意義。
由於澳門珠海分屬不同關稅區,之間存在口岸管理。推動橫琴開發其中一項重要內容就是要創新口岸通關模式,目前提出了與澳門連接的橫琴口岸實行『分線管理』的通關創新模式,即在澳門與橫琴連接的口岸,對人員貨物進出實行相對放寬的『一線管理』,在橫琴與珠海其他區域連接的地方,實行較為嚴格驗放的『二線管理』。按照『分線管理』的實施方案,未來經澳門進出橫琴的人員和交通工具查驗會更簡便快捷。新型通關模式真正實施後,對橫琴吸引投資、開發旅游、經營會展物流、貨品倉儲和加工將產生積極的推動作用。
橫琴開發的核心和亮點就在於『制度創新,先行先試』。未來橫琴將在推進粵港澳合作中充當積極角色,通過建設商貿服務基地和區域創新平臺,吸引更多的國際高端資源聚集,補充港澳土地資源和勞動力不足,逐步改變澳門目前較為單一的產業結構,促成粵港澳發揮各自的優勢,形成珠江口西岸地區新的增長極。
隨著粵港澳更緊密合作的進展,各種創新方式還會不斷推出。為此,需要粵港澳三方不斷加強研究、共同協商、提出方案,更需要中央政府及各個主管部門給予政策指引和實質支持。可以預見,在『十二五』規劃實施期內,橫琴開發和粵港澳更緊密合作將會取得更豐碩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