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爲期七天的“十一五”國家重大科技成就展,於3月8日在國家會議中心展覽館隆重拉開帷幕。由科技部等多個國家部委聯合主辦的以“創新驅動、跨越發展”爲主題,集中展出了一批對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有重大影響、具有重大創新與突破且掌握關鍵核心技術。重點推介節能減排、農業科技、生物醫藥三個領域的重大科技成果,全面展示了我國在“十一五”期間科技工作取得的重大成就。
在全球資源日益趨緊、國家大力推進節能減排的政策號召下,節能降耗領域的創新型技術備受關注。華能集團、國家電力等國企代表將風力發電技術、核電技術、太陽能的光伏技術、二氧化碳捕捉技術等新能源技術進行了充分展示。而作爲能源消費大國,中國的一次能源消費中煤炭消費所佔比重高達70%,因此煤的清潔化利用對中國意義重大,在此次參展的企業中,以新奧能源爲例的地下氣化採煤技術便格外引人矚目。作爲將高碳能源低碳化利用的突出代表,地下氣化採煤新型技術展臺吸引了大量參觀者紛紛駐足和關注。
據瞭解,地下氣化採煤技術,集建井、採煤、地下氣化三大工藝爲一體,變傳統的物理採煤爲化學採煤,將處於地下的煤炭進行有控制的燃燒,然後通過對煤的熱作用及化學作用而產生可燃氣體,繼而用於民用或工業發電等。新奧能源在此次參展期間,便將這項技術給予了充分而成功的模擬展示。
有業界專家曾表示:在開發利用與環境保護協調發展的原則下,地下氣化採煤產業可以有效解決煤炭工業的諸多問題:提高煤炭回採率;最經濟、最大限度地提高煤炭利用水平;最大限度地減少燃煤污染,最終達到可持續發展的目的。這對於以依賴煤炭耗獲得能源動力的中國來說,這項技術的工業化應用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和深遠的影響。
可喜的是,新奧在內蒙古烏蘭察布的示範基地已於2009年6月實現煤炭地下氣化燃燒發電,截至2010年底,發電累計220多萬度。這是國內首個無井式地下氣化採煤獲得成功的示範項目。
據新奧工作人員進一步講解,筆者獲知,地下氣化採煤技術可有效回收老礦井遺棄的煤炭資源,開採礦工難以作業或開採經濟性、安全性較差的低品位(褐煤、高硫、高灰、高瓦斯)煤層、薄煤層和深部煤層;同時實現了地下無人生產,避免了人身傷害和各種礦井事故的發生,減少地表環境破壞,實現了煤炭清潔開採,具有安全、高效、污染少等優點。由此可見,這項技術的產業化對煤炭工業發展也是益處頗多,理應得到國家政策的大力扶持。
2009年1月,在內蒙古自治區科學技術廳組織的“無井式煤炭地下氣化技術”科技成果鑑定會上,新奧氣化採煤項目得到了鑑定委員會相關專家的一致認可,被給予很高的評價:它所取得的技術成果填補了我國在煤炭地下氣化技術領域的空白,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該項目建立的無井式UCG試驗研究和生產系統,爲我國開展無井式UCG技術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平臺。
2010年7月,國家發改委、科技部、工信部等6部委聯合發佈《中國資源綜合利用技術政策大綱》明確提出,“十二五”期間,國家將推進煤炭地下氣化技術的產業化。由此可見,以新奧爲代表的煤炭地下氣化技術的應用前景,值得關注與期待。
新聞鏈接:
2006年,新奧氣化採煤有限公司成立,成爲國內最早將煤炭地下氣化技術發展成爲產業的企業。
2006年10月,與中國礦業大學開展技術合作,在內蒙古烏蘭察布、北京、河北廊坊等地建設研發與示範基地,共同開展地下氣化採煤技術的研發和應用研究。
2009年1月13日,由內蒙古自治區科學技術廳主辦,烏蘭察布市科技局協辦,氣化採煤公司承擔的“無井式煤炭地下氣化技術”科技成果鑑定會在烏蘭察布市召開,氣化採煤烏蘭察布試驗項目順利通過鑑定。鑑定委員會認爲:該項目所取得的技術成果填補了我國在煤炭地下氣化技術領域的空白,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具有推廣應用前景。
2009年6月16日,烏蘭察布試驗項目燃氣發電機成功發出利用氣化採煤技術產出的第一度電,烏蘭察布試驗現場首次用上了自發電。截至2010年底累計發電達220多萬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