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英國研究人員觀測日本全球定位系統數據後發現,日本可能因強烈地震向東移動最多4米,而地質改變所致地軸偏移可能使每天縮短1.8微秒。
東移4米
研究人員以日本地理網(Geonet)大約1200個全球定位系統監測站數據爲依據,發現日本可能因11日強烈地震向東移動最多4米。
英國地質勘查研究所研究員布賴恩·巴普蒂向英國廣播公司記者解釋道,日本地處兩大板塊交界處,一個是太平洋板塊,另一個板塊則被不少地質學家視爲北美大陸板塊延續。
太平洋板塊向西運動過程中伸入日本下方,把北美大陸板塊向西、向下“拽”。地震時,位於上方的板塊向東、向上移動,釋放巨大壓力,同時令日本東移。
美國地質勘探局地球物理學家肯尼思·赫德納特先前說:“一個全球定位系統基站移動了2.4米……我們看過日本國土地理院的一張地圖,發現一大片區域的位移與整塊陸地的位移相符。”
自轉加快
研究人員認爲,這次強震導致地軸偏移大約16.5釐米,從而使地球自轉速度加快。這樣一來,地球每天將減少大約1.8微秒。
學術界通常認爲,地軸移動可改變地球自轉速度,從而改變一天的時間長短,儘管人類無法感知這一極微小的變化。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研究人員理查德·格羅斯先前說,偏移大小並不完全取決於地震強度,震中地點和斷層線角度均會影響地軸移動。
按照他的解釋,強烈地震可能把地球部分質量推近地軸,使地球自轉加快,這一原理與滑冰者利用抱緊雙臂加快旋轉速度類似。
格羅斯說,去年智利地震使地軸偏移8釐米、地球每天減少1.26微秒,2004年印度洋地震則令地軸偏移2.5釐米。
符合預期
日本地理網由日本國土地理院運營,1993年啓動全球定位系統。按照國土地理院的說法,日本地理網已經成爲世界最大的全球定位系統網絡。
英國地質勘查研究所研究員羅傑·米鬆認爲,關於日本東移的觀測結果符合研究人員先前預期,“遭遇這麼大的地震會帶來這般結果”。
“太平洋板塊先前向西運動最多20米,但斷層內部各處位移量存在不同,”他說,“這不意味着整個國家(向東)移動這些距離,因爲距斷層越遠,實際位移量會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