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日本當局此前已在事故核電站區域內土壤和附近海水中檢測出放射性碘和銫,那爲何這次檢測出鈈就表明了“事故的嚴重性”?
鈈是一種具放射性的超鈾元素。幾位美國科學家在1940年首次發現這一元素。它目前被應用於核武器和核反應堆。
有關專家指出,無論本次泄漏的鈈有多少,處理起來都很麻煩,並且在它泄漏初期,應該及時將燃料棒取走,如果最後選擇對福島第一核電站幾個受損的反應堆進行封堆處理,卻不拿走含鈈的燃料,鈈仍然會污染地下水。因此,日本有關方面稱事態“嚴重”。
鈈的危險性還在於它對人體的毒性,與其他放射性元素相比鈈在這方面更強,一旦侵入人體,就會潛伏在人體肺部、骨骼等組織細胞中,破壞細胞基因,提高罹患癌症的風險。而且這一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很長,在處理上更爲困難。
鈈最穩定的同位素是鈈-244,半衰期約爲8000萬年,但它最重要的同位素是鈈-239,半衰期達到2.41萬年。
中國原子能科學院研究員顧忠茂說,鈈是核燃料在反應過程中必然產生的物質。鈈與碘相比,流動性差,碘具揮發性,往空氣中跑,鈈則首先進入水中,再進入土壤,因此,日本方面在覈電站區域土壤內檢測到鈈不過是時間問題。
這次日本方面在土壤中檢測出的是鈈的3種同位素鈈-238、鈈-239和鈈-240。有關專家指出,放射性鈈的影響主要侷限於當地。日本經濟產業省原子能安全保安院29日也宣佈,從福島第一核電站區域內土壤中檢測出的放射性鈈在高溫下生成,且非常重,不會輕易飛散。
新華社3月29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