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一些家庭過分溺愛和遷就,使這些小寶貝不同程度地滋生了嬌氣任性,好發脾氣的毛病。怎樣矯正孩子的撒潑耍賴行爲?其矯正的根本措施就是要徹底改變過分溺愛孩子的態度,消除他自己是“小太陽”、“小皇帝”的優越感。
1、當孩子撒潑時,父母暫且不要理睬,也不要流露出遷就或憐憫之情,更不要站在旁邊說賭氣話:“還哭,看你能哭多久……”此時的父母可以適當收掉一些孩子撒潑時可能破壞或故意摔壞的東西,然後關上門離開,讓他自己表演。
2、要注意教育的一致性,此時切莫讓他人(如爺爺、奶奶)心肝寶貝地去哄孩子,護着孩子,更不能當着孩子的面責備惹孩子撒潑的大人。不然,就會強化孩子的不良行爲,使孩子覺得自己有“後臺”、“靠山”,以後還可能故伎重演,越演越烈。
3、父母要有點“狠心”,不能半道而撤,成爲孩子淚水的俘虜,向孩子檢討求和:“是....不好,寶貝不要哭了,一切都是....不好。”細心的父母只要留意觀察一下就可以發現,此時孩子的哭鬧撒潑具有鮮明的表演性,如果家長不理他,讓他去哭鬧,過不了多久,當孩子透過淚水發現家裏沒人時,他就會很快地停止表演,但是,如果家長馬上出現在他面前,或聽到附近有人活動,說話時,他往往又會很快進入角色,大哭大鬧起來。
4、在撒潑的氣氛淡化後,孩子也不再打滾時,可以給孩子講好孩子不應該這麼做而應該怎樣做之類的道理。使孩子感到父母並不是不喜歡自己,而是不喜歡自己撒潑。這樣,就可以防止孩子產生情感錯覺,把父母看成兇狠的人。 (東麗二幼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