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主持人:一支強有力的法律隊伍其核心應該是人,我們是如何來建設我們的法官隊伍,比如說我們的法官他們在審判的時候應該是具備非常敏銳的判斷力,包括覺察,我們在這方面是不是經常要對他們進行培訓?
李寶明:是這樣的,我們的法官隊伍都是經過大專院校專門培訓取得的法律專業畢業經歷的人員來到法院工作。同時,剛進法院的學生要從書記員做起,書記員和審判員辦案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就要從所謂的師傅身上,學到如何去開庭,如何接觸當事人,如何觀察當事人的一舉一動和案件的相關信息,我想概括起來對於這塊能力的培養大體上有這樣的幾個途徑。除了在校學習之外,我們中國最高法院和省一級的法院,有兩級的法官培訓中心就是法官學院,法官學院對一些審判實踐中的問題,有針對性的給法官們傳授一些專業上的知識和技巧,這些我在天津法官學院也給他們講過課,這是一個途徑。
第二個途徑,我們遇到一些複雜的案件有些是三個法官一起開庭就是合議庭,合議庭對於案件審理上的技術、技巧有一個交流,有一個互相學習的過程。
第三個途徑,有一些重大疑難的案件,我們的院長或庭長可能要參加到合議庭裏邊去,擔任審判長,院長、庭長一般來說都是水平相對比較高的法官來擔任,他在主持這樣庭審的時候,也會把他在審判當中自身的經驗傳給其他的同行。更重大的案件可能要拿到審判委員會去,審判委員會研究集思廣益,大家對這個案件進行評價、評議、點評,其中也包括有關的證據的審查、事實認定、適用法律問題,這些東西都會對彙報這個案子的法官有一些啓發。
同時,這些法官在庭審過程中,我們法官也會逐步積累自己的經驗。比如庭審過程中發現當事人這個時候流眼淚了,或者問到什麼問題的時候突然不講話了,書記員都會如實記載下來,他這個時候流眼淚、這個時候不說話。這樣的話,在研究案件的時候,會把這些因素綜合考慮進去。途徑還是挺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