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新華網北京4月20日電(記者華曄迪、王希、王攀)記者近日跟隨外貿企業參加於各地舉辦的採購交易會採訪發現,到會客商數較去年同期有所增長,企業普遍反映訂單量有較大幅度提升。不過,訂單增長背後企業“幸福感”並未見上升,相反,企業危機感深重,對於接到訂單後能否賺到更多利潤,大量企業信心不足。
19日結束的109屆廣交會一期“人氣”頗旺,境外到會客商數比上屆同期增長9.05%;同期於香港舉行的環球資源採購交易會“人氣”同樣鼎盛,環球資源展覽部總裁黃譚偉20日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截至目前,今年的到會客商數較去年同期增長18%。
與此同時,諸多企業反映訂單明顯增長,在環球資源採購交易會上,一家健康醫療產品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與去年同期相比訂單增長20%以上,一家廣東廚具廠商更表示,訂單增長超過50%。一項針對1500家出口企業所作調查顯示,3月份有約八成出口企業在手出口訂單增長或持平。
來自廣交會的統計顯示,截至18日,佔本屆廣交會一期成交額超八成的機電產品已累計成交162.1億美元,比上屆增長10.9%,比去年同期增長25.2%,上海、天津等交易團都反映今年企業成交量出現顯著增長。
不過,在訂單增長的同時,企業“幸福感”並未因此增強,相反,不少企業危機感深重。“相比去年,原材料綜合成本上漲幅度在10%以上。”寧波吉德電器公司外銷部經理張豔抱怨說,原料、用工等成本在近一年價格都顯著上升,帶給企業很大壓力。
多個省份商務部門向有關方面反映,當前出口企業面臨諸多壓力,出口競爭力有所下降,這其中,原材料上漲過快、人民幣升值、勞動力成本上漲與用工不足以及用電緊張是企業普遍反映的經營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