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造成近9萬人遇難和失蹤的2008年中國四川大地震今年5月將迎來3週年。最嚴重災區之一、四川省北川的中心城區在地震中遭遇了滅頂之災,中國政府放棄原址,新選了另個地點重建。在被遺棄的北川縣曲山鎮,受災建築被原封不動保存,整個鎮變成“地震遺址”。目前,東日本大地震災民的生活也正在重建之中,如何將災難的記憶留存後世?記者思考了北川所做的努力和麪臨的課題。
強震和從周圍大山傾瀉而下的泥石流讓北川的中心城區——曲山遭遇滅頂之災,導致約2萬名居民遇難。記者4月上旬再度造訪此地,發現裸露的褐色山石和倒塌的建築羣如故。與地震過後的不同之處是,這裏再也看不見屍體,不再有搜尋家人下落的倖存者,滾滾煙塵和惡臭也都已無影無蹤。
據說,痛失家人的倖存者有時會手拿鮮花來到廢墟前緬懷。各個災區均在重建之中,只有此地,整個城區被作爲“遺址”保存下來,不禁讓人產生時間已停止腳步的錯覺。 ’
中央政府採納的重建機制是,安排東部和中部地區的省市和各個災區結成對子,提供對口支援。各地爭先恐後重建基礎設施,地震的痕跡轉眼間便銷聲匿跡了。
山東省和北川結成了對子,承擔了將近154億元重建費用的近三成。然而,在重建滿目瘡痍的曲山鎮之際,中央政府決定在曲山東南20公里之外的另一個地區劃撥出7平方公里重建,同時還決定將原址建成地震遺址。全毀或半毀的建築通過注入加固劑被原封不動地保存下來。
去年9月,新城區供移民入住的住宅建設項目接近尾聲,其中大部分爲居民住宅。豪華的學校也已建成,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將新城命名爲永昌鎮。“永昌”的意思是祝願永遠繁榮昌盛,這個新城將來可容納7萬人居住。
熟悉災後重建的四川大學教授龍恩深認爲,中國的做法是“其他國家沒有的支援模式”。他還表示,“中央政府責成財力富足的地方政府提供支援這種做法,保證了資金短缺的災區得到重建。從這個意義上看,中國的做法對日本來說也值得借鑑”。
重建工作面臨的另一個重大課題是,重建羌族的文化。在新城區,取自羌族象徵“羊”的標誌性設計隨處可見,不少道路還以羌族的語言取名。新建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陳列着羌族刺繡等藏品。
曲山已成爲“遺址”,只要買一張13元的門票,誰都可以進去參觀。前來觀光的遊客也有所增加,這裏所宣傳的是,政府保存了廢墟,作出了政績。 ,
丈夫現在還下落不明的李清江打算在可俯瞰曲江的高地重建家園,不願搬到新住宅區。她說:“(丈夫所在的地方)現在還是一片廢墟,還沒有找到遺體。”李清江向記者強調,政府在重建硬件設施的同時,也要撫慰災民的內心創傷,這很重耍。她的這番話也讓人想到東日本大地震災民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