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近日,天津濱海新區塘沽救助管理站的胡師傅與同事開車在街頭巡視,在學校大街附近,他們發現一位婦女領着3個孩子蹲在路邊行乞,“最小的孩子還抱在手裏,那個婦女頭歪一旁看起來身體不好。”胡師傅見狀就與同事上前打算給予幫助,沒想到原本蹲在一旁看起來身體虛弱的女子,見到救助人員,立即起身,抱着孩子迅速收拾好行乞工具撒腿就跑。
胡師傅說,由於救助站提倡“自願救助”,所以必須得到對方允許,他們才能實行救助,但是大部分的行乞者都拒絕救助,因爲他們都是爲了掙錢。胡師傅說,有一次救助站工作人員遇上一位老大爺在街頭行乞,工作人員上前詢問時,老大爺極不耐煩,並催促他們趕快走,不要影響他“做生意”,救助人員對此哭笑不得。胡師傅還告訴記者,由於這些乞討者都是流動“作戰”,救助人員經常能遇到他們,對方也非常熟悉救助人員,所以他們看見救助車就與工作人員“打游擊” 。 街頭乞丐大多爲職業乞討者“街頭行乞者大多將乞討作爲自己的職業,真正沒有着落的人才會通過各種途徑來到救助站尋求幫助。”胡師傅說,除了一些婦女利用小孩行乞外,一些年輕的女孩則穿上校服化身爲“學生”,以“無錢回家,只需幾元路費”之類的方式行乞。“有些‘成功點’的乞丐收入並不少,有些人在外行乞幾年,還能回家蓋樓房”,所以在他們看來進救助站就是斷了“財路”。
對於救助遭拒一事,胡師傅表示,他們也是十分無奈。但是他們在巡視時,會格外留意帶着孩子的乞討者,看是否是被拐賣的兒童,如果發現異常,他們會反映給公安機關,配合他們進行打拐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