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中國網·濱海高新訊從地頭、大棚出發,經菜販子之手幾番倒騰,從批發市場到供應商,最終進入超市與消費者“面對面”。過多的流通環節所產生的成本疊加,導致零售蔬菜價格大增。目前,瀋陽市正在加大力度推進“農超對接”,爭取把菜價平抑在“最後一公里”。4月29日,記者從瀋陽市服務業委瞭解到,到今年年底,力爭瀋陽市大型超市蔬菜對接數量要佔到經銷量的30%以上,蔬菜對接品種要達到10種以上,使菜農、市民都受益。
瀋陽市將支持大型連鎖超市與生產銷售生鮮農產品爲主的農業合作社或農產品生產基地、農產品銷售龍頭企業建立長期穩定的產銷對接模式。根據實際情況,有關部門確定家樂福、沃爾瑪、樂購、大潤發、華潤萬家、興隆超市、大東副食等53家全市主要超市,新民新星、新民立興、新民福德、李相果菜、瀋陽金鐘山等62家農業合作組織和60家農產品生產基地爲瀋陽市“農超對接”重點推進單位。記者侯永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