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本報遼陽訊14年前,宋成英辦理停薪留職,把高位截癱的小叔子李聚堂接回家中照顧。爲此,家中的餐廳改成了居室,兒子則住到了衛生間裏。
宋成英的家住在遼陽一社區兩幢樓間的一間平房裏。雖只有47平方米,卻是46歲的李聚堂最溫暖的家。14年來,嫂子宋成英像親孃一樣照顧着高位截癱的他,爲了他,兒子甚至住到了衛生間裏。
把癱瘓小叔子接回家
1984年,李聚堂還是個20歲的小夥子,和朋友到太子河游泳,發生意外不慎將頸椎的三、四、五節摔斷,經過搶救,雖然生命保住了,但是卻高位截癱,生活無法自理。
雖然自己的家境也不富裕,但宋成英二話沒說,就把小叔子接到了自己的家中。
“嫂娘”照顧無怨言
47平方米的平房,說是家,其實就是一個大車庫改的。宋成英首先給大家解決了住的問題:自己兩口子還是在“廳裏”,把原來吃飯的地方改成一個小屋,給小叔子住;把原來的“衛生間”也改成小屋子,給兒子住……
孩子要上學、丈夫要上班,宋成英辦了停薪留職手續,全力照顧李聚堂。爲了貼補家用,她又把本來就不大的屋子騰出一塊地方,開了一個小賣店。“當時沒多想,就想婆婆能夠好好安度晚年,而小叔子也能更好的被照顧。 ”宋成英說。
從那時起,宋成英14年如一日,每天早上起來,打來熱水給小叔子洗臉、擦手。然後再給小叔子做飯吃。
推輪椅擺攤恢復希望
這麼些年照顧小叔子,宋成英學會了打針、護理。天氣好的時候,她還推着輪椅,帶着小叔子出去散心。李聚堂感慨不已:“嫂子就像我的娘啊!”在宋成英的精心照顧下,李聚堂對生活也漸漸有了新的希望。他知道宋成英家裏也不富裕,爲了能夠減輕嫂子的負擔,他讓嫂子推着輪椅送自己去路邊賣雪糕。
李聚堂說,嫂子現在就是自己的娘,這輩子的恩情,他永遠不會忘記。而宋成英說,只要她還能動彈一天,就會把小叔子一直照顧下去。
(韓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