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據新華社上海5月2日專電“五一”假期正是結婚高峯。近年來,豪華的婚車、高調的婚宴、複雜的儀式,講究排場的隆重婚慶已成爲許多新人的必經之路。可動輒數十萬元的結婚成本也讓不少家庭感到巨大壓力,“紅包”的金額隨着“通脹”的腳步水漲船高更是讓不少年輕人深感無奈。相比之下,一些個性化的低碳婚慶,不僅經濟節省,更免去了高度雷同的婚慶模式,讓婚禮顯得別具浪漫。
婚禮平均花費20萬
“目前上海舉辦一場婚禮的平均花費是20萬元至22萬元左右。”上海婚慶行業協會祕書長何麗娜說,“預計今年至少有15.5萬對新人會舉行婚禮,也就是說將創造300億元的消費。”
今年3月6日,徐哲在上海龍之夢萬麗酒店舉行了婚禮。他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婚宴共訂了29桌,價格每桌4888元,每桌付15%的服務費和200元的開瓶費,雖然已提前了半年預訂,但價格仍然比去年漲了至少一成。酒水、煙都是自帶的,花費在2萬元左右。
“結個婚實在太燒錢。”徐哲感嘆,“只好儘量發動周圍的朋友幫忙,能省則省。”婚車租借了一輛奔馳S350,6小時2000元,其他車則借用朋友的。婚紗攝影7套,花了5000多元。另外,兩人還特地重新裝修了房子,花費近10萬元,加上預計在5萬元左右的馬爾代夫蜜月旅遊,總共花費將近35萬元。
打算“五一”回老家的金先生也一臉愁容,在這個“結婚小黃金週”他要趕赴三場婚禮,“‘通脹’來襲,給少了說不過去,最少的一個紅包也有600塊,熟悉的朋友紅包都要上千塊。”
“素婚”也甜蜜
事實上,婚禮未必一定要奢侈,在簡約的“素婚”中同樣可以展現別樣浪漫。
四川資陽雁城就上演了一場由36輛自行車組成“心”形的婚禮。新郎、新娘在36名單車騎行愛好者的夾道歡迎下一路浩浩蕩蕩地前進至公園廣場,然後又被車隊組成的“心”形圖案幸福圍繞,場面熱鬧而溫馨,引來不少路人的讚歎。
復旦大學社會學教授於海說,自己參加過很多婚禮,大都千篇一律,有些婚禮甚至充滿了虛驕之氣,讓人不太舒服,反而是有一次自籌的小型婚禮讓人很難忘。新人僅邀請了少數極爲親密的朋友,大家自己佈置會場、自己主持、自己進行樂隊演出等,現場氣氛輕鬆而愉悅。
甜蜜的負擔能否“瘦身”
復旦大學社會學系教授謝遐齡認爲,婚禮給年輕人帶來的巨大壓力,很多是由傳統的家庭觀念導致的,很多父母因爲各種原因和對傳統習俗的固守,帶來很多繁複的手續。
“婚禮的紅包不僅關係到面子問題,還是一個規則問題,因爲如果送少了,不僅自己會覺得拿不出手,主人也會覺得比較沒有面子。”謝遐齡說,紅包的“通脹”背後事實上也有攀比心理在作祟。
“婚慶的背後不僅交織着市場、商家和麪子等諸多利益問題,從某種角度上看,廣發邀請還是一種帶有償還性質的民間集資。”於海說,“理念先進的年輕人不妨給婚禮‘瘦瘦身’,來場有創意的、屬於自己的婚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