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作爲本市最大的綜合性養老院當家人,孫兆元的目標是將第二老年公寓打造成全市甚至全國最好的養老院。爲此,孫兆元對員工的要求嚴厲得近於苛刻。作爲國字號的“掌門人”,同樣深感護工難招之苦的孫兆元希望國內的護工能走上職業化發展之路,他覺得,相關部門不僅需要出臺對護工的補貼政策,這筆補貼還必須直接發放到護工手中。同時,他建議將地段醫院改建爲老人護理醫院,納入醫保,解決養老院看病難的問題。
新聞背景
作爲本市最早成立的市級國辦養老院,第二老年公寓始建於1953年,最初主要收住無勞動能力、無生活來源、無贍養人和撫養人的“三無”老人。2010年新護理樓投入使用後,公寓的養老牀位已達850張,是本市最大的綜合性養老院。院內有民政局老年病醫院,作爲市二級醫保定點醫院,利用中西醫結合的方式,能治療常見的老年病。這裏同時還是天津市養老護理員職業培訓學校、居家養老護理培訓基地、天津市老年康復專業委員會、天津市老年綜合大學分校。
康復治療是第二老年公寓的特色,市老年康復專業委員會就掛靠在養老院內,對護理員進行康復知識培訓,養老院還聘請專業康復師爲老人制定個案康復計劃。
破解招工難
讓護工拿到更高的收入
A 考覈制度
不按要求翻身
扣發當月獎金
1984年參加工作的孫兆元,2010年就任市第二老年公寓院長,按照他的目標,要將這家養老院打造成爲本市甚至全國最好的養老院。孫兆元對員工的“苛刻”在養老院是很著名的,爲了讓佔院內老人半數的臥牀老人實現很多醫院都難以實現的“零褥瘡”,孫兆元建立了院科兩節考覈、獎懲機制:院科兩級均定期檢查對臥牀老人翻身情況,發現一例不按照要求對老人定期翻身的,扣發護理人員當月獎金的同時,整個科室的獎金將被扣罰30%,發現3例違反養老院規定的,整個科室當月的獎金都會被取消。“作爲一家開辦半個多世紀的養老院,相關制度的制定不是問題,關鍵是如何執行。”
2011年初,第二老年公寓成立社工部,引入社工對老人進行照料。養老院與南開大學周恩來政府管理學院社會工作與社會政策系合作,每年有近百名學生志願者爲老人進行心理疏導,組織老人按照各自的興趣活動。下一步,孫兆元準備引入更多的專職社工師,逐漸改變目前養老院僅有2名專職社工師的現狀。“這是不少國外養老院的經驗。”
B 福利保障
補貼直接到手
月薪3000左右
作爲本市最大養老院的當家人,孫兆元也有他的困難。一方面,三四年前排隊登記的老人人數已經過千;另一方面,新建成的護理樓牀位因護工數量不夠,還有一層樓未招收老人入住。“目前養老院護工數量在100人左右,缺口至少在40人。”孫兆元介紹,目前,除去屬於國辦養老院編制內的護工外,國辦養老院的編制外護工以及民辦養老院護工,主要來自外地,部分來自農村。每月2000元左右的工資儘管在市內不算低,但很多本市人仍不愛幹護理老人這份又髒又累的活,這使得護工隊伍極不穩定,以前曾出現過做了幾個月就不幹的現象。爲了解決護工難招的問題,孫兆元與家政公司合作,一定程度上保證了護工的穩定性。
孫兆元認爲,要解決國辦、民辦養老院普遍存在的護工難招問題,必須將護工這個行業職業化,建立護工登記制度,讓熟練的護工能拿到更多的收入。孫兆元覺得,政府相關部門對護工進行補貼是必要的,但這份補貼必須直接發放到護工手中。“如果養老院和政府補貼加起來每月有3000元左右,也許肯從事這行的人就會多了。”
破解就醫難
將地段醫院改爲護理院
作爲南開區政協委員,孫兆元曾多次提出與養老有關的建議。他曾提過議案,建議將養老院附近的地段醫院改造爲老年人護理院,納入醫保的同時,設定一定限額,“比如每月3000元。”孫兆元認爲,這一方面能“救”活地段醫院,另一方面也解決了大部分養老院沒有醫院,老人就醫難的問題。
針對今年以來日見報端的與養老院相關的案件,孫兆元認爲,相關部門儘快制定細緻、可行的法規,釐定養老院與老人、家屬的責權利劃分至關重要。“誰都知道養老機構是個高風險低迴報的行業,普通的民辦養老院,遇到一個大的訴訟賠償可能就倒閉了。”孫兆元建議,對於很多保險公司不願投保的“意外傷害保險”,同樣應由政府相關部門承擔,這樣能免去養老機構的過高風險,吸引更多社會資本投入養老機構的建設和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