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本報特約記者日前在桑蘭家中拍攝
據新華社電 桑蘭訴訟案目前受到普遍關注,桑蘭和其經紀人黃健近日一起接受了新華社記者的專訪。桑蘭對網上一些負面言論表示不解和委屈,強調此事是簡單的個人維權。爲了還原真相,他們透露了當年很多細節。
這是個人維權案
此事在國內引起爭議。黃健同劉國生、謝曉虹夫婦(以下簡稱劉/謝)在網上互有指責。鑑於當年劉/謝曾受中國體操協會委託在美國照顧桑蘭,桑蘭養傷時曾住在其家中約7個月,她與謝曉虹的“母女情”當年一度被廣爲頌揚。有網民認爲桑蘭如今狀告“恩人”,類似“農夫與蛇”的故事。
對此比喻,桑蘭十分委屈:“我怎麼就成了蛇了?”
“我一直強調,這是我個人的維權。”桑蘭表示,爲了避免口水戰,她不再接受採訪。
桑蘭稱,法律的東西應用法律來解釋。“一些人開始製造話題,事情就演變得有點過了,老說黃健拋棄前妻之類”,桑蘭認爲,這都是跟訴訟無關的問題。“其實本身這個案子性質很簡單,是一個基本的維權。我如今是無法再沉默下去了,所以想要維權。”
質疑“恩人”
桑蘭起訴書中提出18項指控,其中8項是指控劉/謝夫婦,另有兩項指控也涉及兩人。
桑蘭指出,當時在美國很多人爲她捐款組成的“桑蘭友好基金”,實際上一直由謝/劉控制,直到2008年纔給桑蘭本人。她說:“這裏面就不知道怎麼用的。因爲基金都是他們在控制,我也沒有拿到任何明細。開始他們跟我說,基金由4個人監管,他們不是監管人。結果2008年給我的時候,才發現他們就是監管人。”
桑蘭談到當時她從美國養傷回來的飛機票:“劉/謝那會跟我說的是,機票是他們出,兩張頭等艙(桑蘭和母親)。我在美國的醫療用品、電動輪椅運回來,也說是他們出錢。結果2008年去美國才知道,是從基金中扣除的,當時我也驚了。”
桑蘭和黃健向記者出示了一張2008年6月約14萬美元的基金餘額從銀行轉交桑蘭本人的證明,上有劉國生的簽字,標明的身份是“基金經理”。桑蘭說:“最早他們說17萬,現在這是14萬。支出啊什麼,都沒有明細。”
爲何事隔多年才起訴
桑蘭起訴書中對劉/謝的指控包括,兩人作爲監護人未能代表桑蘭及時維權,阻撓桑蘭起訴和公開說出她受傷的責任人等。
採訪中,桑蘭稱13年前意外剛發生時,她說過自己受傷是有人干擾,個別國內媒體也有報道,但當時參加友好運動會的中國體操隊負責人和劉/謝都阻止桑蘭公開談論此事。
據桑蘭和黃健說,第一次桑蘭提出來有人干擾,是她父母去紐約剛見到桑蘭時,又急又氣,追問“桑蘭你怎麼回事?怎麼跳成這樣?”桑蘭說:“不是我,是有人撤墊子。”但當時中國體操隊的負責人阻止了談話繼續,說“桑蘭你別亂說話。你摔壞了,腦子記不清楚了。算了算了,別說了。好好養病”。
桑蘭則回憶,在中國體操隊回國後,她和母親留在美國。那段時間每次媒體採訪前,劉/謝都會跟桑蘭打好招呼,“讓我沒有證據就不要亂說,說的話你也沒證據,所以他們也不願意讓我接受國內媒體的採訪,只讓我接受美國媒體的採訪。”
黃健質疑道:“劉/謝爲什麼不讓桑蘭接受中國媒體採訪?因爲中國媒體一定會問這個事情(撤墊子),包括怎麼解決,因爲是自己人,溝通沒問題。而國外媒體不一樣,桑蘭不會英語,就全由他們控制。”
桑蘭表示自己當時接受了中國體操隊和謝曉虹療傷安排的原因是:“當時我很相信他們。關鍵那時候我舉目無親……而且,當時我覺得自己就是一個普通的運動員,還不像莫慧蘭她們。雖然我是全國跳馬冠軍,但在國家隊裏,全國冠軍又算什麼?”
1998年8月,桑蘭還在美國謝宅養傷的時候,劉/謝飛到北京,和中國體操協會一起通報了桑蘭在美國的情況。黃健說,當時劉/謝以中國體操協會委託的桑蘭在美國的監護人身份出席發佈會,並在發佈會上將桑蘭受傷的原因歸咎於“完全是個人失誤”。
當年到底拿到多少賠償和捐款
桑蘭說,當時友好運動會組委會給參賽運動員上的是集體險,最高限額是一千萬美金。但是,“這一千萬美金只是醫療護理保險,只用於治病,請護理這些方面,不能用於個人生活方面”。而且,保險公司只負擔桑蘭在美國看病、用藥的費用,不負責桑蘭在中國的治療和醫護費用,因此實際上桑蘭並沒有得到很好的醫療照顧,這也是她起訴保險公司的一個原因。
至於受傷後捐款成立的桑蘭友好基金,據桑蘭和黃健所說由劉/謝控制,直到2008年才轉交,轉交時是14萬美金。轉交之前,謝曉虹每個月給桑蘭500美元,說是“基金的利息”。
因此,桑蘭最早拿到的一筆錢,還是國家按照“公傷”補助的40萬人民幣。桑蘭說:“國家體育總局給了20萬,浙江體育局20萬。”
對於此次起訴索賠18億美元,黃健說:“索賠金額是律師團給出的總體建議,桑蘭最後確認。但律師也明確說,如何判,判多少是法官的事情。作爲訴訟策略,可以先提出一個較高的數字。”
黃健本人學過法律。他認爲:“人的身體是無價的。人身傷害的案子,除了傷害本身,還有傷害本身帶來的一系列後果,由此可能產生的損失,如在身體上的痛苦和精神上的傷害等,在美國這些都需要覈算在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