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繼“非遺北洋行”民間藝術展示活動在校園引發熱潮之後,大學學子們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關注持續升溫。5月20日晚上,由天津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與天津大學學生會共同主辦的廣場晚會啓動儀式隆重開場。

代表着對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共同關注的禮物互贈儀式正式拉開了晚會序幕。市文廣局副局長金永偉向天大贈送了由泥塑藝術家王樹創作的雕塑“北洋大學堂”,天津大學校黨委副書記李義丹回贈了帶有“天津大學”標誌的文房。


當晚,世界級、國家級、省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藝術家們和天大多個藝術社團的同學們輪番上演精彩節目。主持人對項目開宗明義,現場非遺知識搶答活潑踊躍,中華文化再次顯示了不息的生命力和感召力。來自伯牙之作的古琴曲《流水》和知音故事令場下觀衆如醉如癡。而主持人揭曉的在樂器學上古琴爲“吉它”類的答案令學生們驚歎不已。國家級傳承人曹仕傑帶領“回族重刀”武術隊的精彩表演掀起場內高潮。重達80斤的大刀在學生們手裏紋絲不動,許多人躍躍欲試,均完敗而歸,全場對武術家的真功夫報以熱烈的掌聲。藝術家再現舊時街頭巷尾的吆喝聲,將學子們帶回童年的故事。肖桂森、朱喜清的古典戲法,劉春山與許健表演的傳統相聲《百家姓》笑聲不斷。青年演員孔曉萌帶領學生們演唱的津韻大鼓《重整河山待後生》發人奮起。

與此同時,天大的學生們各展才藝,民樂合奏、武術、相聲、魔術與藝術家們交相輝映,晚會在全場《龍的傳人》合唱聲中圓滿結束。(記者吳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