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每當走進河西區的道路街頭,乃至背街小巷,人們都會發出這樣的感嘆:這裏市容環境不僅乾淨整潔,而且連一個擺攤小販都沒有。在大多數人眼裏,違章佔路擺賣是一個影響城市市容環境的“頑疾”,馬路上天天上演“貓鼠”的遊戲,就是找不到有效的治理辦法。人們不禁要問:那河西區是如何徹底根治這一“頑疾”,而且做到長期保持不反覆的呢?
近年來,肩負着全區市容環境秩序綜合治理重任的河西區綜合執法局,以河西區創建國家衛生城區和市容環境綜合整治工程爲契機,積極創新實踐,努力探索新型管理模式,在工作中逐步實現市容環境秩序保持長效化、執法管理體現人性化、隊伍建設堅持正規化,在市容環境秩序管理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績和典型經驗,城市管理綜合執法水平邁入了全市乃至全國的先進行列。
從定點清除到“三全”管理
幾年前,城管執法手段可以用“轟、趕、攆、罰、沒、扣”六個字概括。然而,在河西區,年均100多萬元的罰款,並沒能阻止住違章佔路擺賣的攤點。
2005年初,面對河西區髒亂的市容環境秩序,執法局領導班子深入街道社區摸底調研,逐條道路、逐個點位、逐個社區里巷進行排查梳理,摸準實情,查找亂源。針對市政府曝光的22個重點髒亂路段,區政府要求取締的56個佔路市場,以及通過自行排查確定的196個髒亂點位,制定詳細的工作預案,集中開展了打擊違章聚集點、髒亂點的突擊治理行動。就此,一場大規模的市容環境清整行動,席捲轄區每一個髒亂角落。
執法隊員嚴格依法執法,凌晨3點就到崗值守,對攤販進行疏導。然而,一些佔路牟利的“釘子戶”氣焰囂張,拒不服從管理。區執法局“敢拔釘子”,按照拔掉一個“點”,清出一個“面”的工作思路,實施“定點清除”。天塔街賓水道一處違章點位影響惡劣,羣衆反映強烈,通過細緻排查和認真分析,發現這個點位主要是以一機動車車主爲首,進行非法佔路經營。區執法局在做好前期法律程序的基礎上,積極爭取相關部門支持,集中優勢兵力,重拳出擊,堅決取締,這一舉措對其他攤販起到了強有力的震懾作用。借了解此案之勢,他們乘勝追擊,一舉拔掉了27個治理難度極大的“釘子戶”。
通過嚴格治理,全區道路環境秩序基本改善,區執法局不滿足於現狀,自加壓力,提升標準,實施了“全天候、全方位、全覆蓋”工作模式。即堅持執法時間的全天候,實行全天24小時“佔位式”管理,治理的觸角從白天延伸到夜晚,從動態延伸到靜態。堅持5至10月24小時和11月至次年4月18小時的職守時間,特別是重點保證了早晨、中午、夜間這些敏感時間段都不出現問題。堅持執法範圍的全覆蓋,將工作觸角延伸到主幹道路、次支道路、背街里巷以及居民區的每個角落。同時,認真解決好區界、城鄉結合部及海河沿線橋樑的“五亂”問題,緊密配合街道、工商、房管等部門開展好各項治理工作。
在執法中,該局堅持做到宣傳教育在先、政策告知在先、深入細緻的思想工作在先,採取綜合執法進社區、節假日設立宣傳點等形式,大力開展政策法規宣傳活動,將清髒治亂宣傳告示張貼到道路及社區宣傳欄,將宣傳材料送達到轄區內所有的企業商戶。通過報紙、電視、廣播等媒體營造強大的輿論聲勢,積極爭取廣大羣衆的認可與支持,形成了全民參與、共建共管的良好局面。
從“罰”字當頭到和諧執法
局黨委始終認爲,依法執法與人性化執法並不矛盾,而是可以緊密聯繫,互相促進的。他們始終堅持以人爲本,實現了由單純管理型向疏導、安置、綜合服務型的轉變。
不斷轉變執法理念,走出“管”字當道,“罰”字當頭,態度“生、冷、硬”的執法誤區,既堅持嚴格執法,又以人爲本,以情感人,堅持批評教育與嚴管重罰相結合,查處違章與主動服務相結合,堅決杜絕野蠻執法和作風粗暴等問題,真正做到了在服務中執法,在執法中服務。特別是對一些佔路經營的弱勢羣體,傾情幫助,解決他們的後顧之憂。前程里社區的張某沒有工作,以前長期在隆昌路、愛國道口擺賣螃蟹、蝦等水產品。她的丈夫做臨時工,孩子患有先天性腦癱,年齡18歲,身高不足60公分。針對她家的實際困難,執法隊員在努力做通她思想工作的同時,積極與街道辦事處取得聯繫,爲其在新建成的菜市場安排了攤位,並減免了部分攤位費,現在每月都有數千元的收入。前進道上一長期佔路售賣水果的攤販,家庭相當困難,雖然多次做工作,但他還是與執法隊“打游擊”。一次,他又新進了一批水果,隊員並沒有罰沒,而是集資將700元的水果全部買下。對方動情地說:“真沒見過這樣執法的,我真服了,今後再也不會佔路擺攤了。”
近年來,該局在執法中共幫助違章當事人中的弱勢羣體解決實際困難160餘人次。他們還經常組織黨員幹部、執法隊員開展捐款助困活動,幫助經營戶修建店鋪,爲特困和殘疾經營者送去慰問品和慰問金,並主動聯繫民政、殘聯、街道等相關部門,將他們安置到正規市場,並減免租賃費用。這些人有了固定的經濟來源,亂擺亂賣的現象越來越少。
做好預防性宣傳教育也是管理中的重要舉措,該局將執法重心前置,提前做好經營者的思想工作。爲解決春節期間佔路售賣問題,每年節日前夕,執法隊員都要提前入戶走訪,逐一深入到個體水果商販家中做工作,既有效避免了節日期間隨意亂擺亂賣的現象,又使當事人減少了大批進貨又賣不出去的損失。爲徹底解決夏季馬路餐桌、露天燒烤的問題,該局從每年三月份就開始有重點地入戶做工作,教育提醒當事人不得佔路擺攤燒烤,避免了其無謂的投資。
以人爲本的執法理念,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爭取到了經營戶的理解和支持,開創了和諧執法的新局面。
從傳統管理到數字執法
爲了鞏固和擴大市容環境綜合整治成果,不斷提升河西區的整體市容環境秩序。區執法局積極創新管理理念、管理技術和管理體制,大力推行數字執法,嚴格落實網格管理,執法水平不斷提升。
通過搭建數字執法系統平臺,應用現代信息技術,整合執法管理資源,動態監控執法目標,實施現場移動執法,完整對接數字城管和數字河西。目前,數字執法系統建設初顯成效,局數字執法中心和五個地區大隊分指揮中心實現聯網,配備了大屏幕顯示、信息受理員坐席、視頻傳輸服務器、遠程操控等設備。執法中心和分指揮中心集中彙集執法現場圖像、執法數據、GPS定位等信息,藉助顯示系統形成了一個實時可視化的接收、處理聯動指揮平臺。此外,還配備了五部裝有車載雲臺、筆記本電腦、藍牙打印機的移動執法工作站,爲全部執法車輛安裝了GPS定位系統,爲70餘名班組長以上的執法人員配備了PDA手持數字終端和便攜式打印機,並安裝了市執法局研發的“城管執法系統軟件”,從而基本完成了數字執法體系的軟硬件建設工程。數字執法管理新模式集執法調動、現場執法、依法處置、評價考覈於一體的新型執法管理模式,實現了簡化行政執法步驟,提高行政效能,降低執法管理成本,規範執法行爲,考覈評估工作等多方面的功能,有力提升了中心城區市容環境秩序管理的現代化水平。
河西區綜合執法局先後被評爲“十佳文明執法單位”、“依法行政先進單位”、“政風行風評議先進單位”、“道路秩序管理先進單位”等市、區級多項榮譽稱號。江蘇、新疆、遼寧等十餘省市的城管執法部門專程到河西區來學訪。中央電視臺、《經濟日報》、《法制日報》、《工人日報》等中央媒體對該局的執法管理工作經驗進行了廣泛宣傳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