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時下距離一年一度的全國高考開考僅有數日之遙,3日上海有媒體報道稱“上海高考作文出現網絡語言將以錯別字處理”、“高考作文中出現網絡熱詞‘格殺勿論’”,一時間“禁用網語”的說法在網上網下引起熱議。
網友熱議高考該不該“禁”網語
在一項主題爲“網絡語言能不能出現在高考作文裏”的網友投票中,截至4日上午10時,在24小時內已有3300多人蔘加投票,網上留言有近10萬條。
在這項網上投票中,約50%的網友認爲“可以,網絡語言是漢語言生機勃勃的表現”;34%的網友認爲“不可以,網絡語言對母語是一種惡搞和污染”;還有16%網友表示“無所謂”。
支持“可以使用網語”的網友認爲,漢語言文字是與時俱進的,高考對網絡用語不應排斥,而是應該包容對待。反對者們認爲,高考試卷與互聯網論壇博客不同,是規範用語的一個樣板,高考作文對網語說“不”理由很充分。
連夜闢謠周宏:“禁用說”不準確
記者連夜與媒體報道網語
“禁用說”“格殺勿論說”中被提及的華東師大中文系教授周宏取得聯繫。
周宏教授的正式答覆是:無論是從語言發展規律,還是從時代發展的角度談,高考作文中出現網絡詞語都不應該“格殺勿論”。
周宏說,尤其是一些已經廣爲流傳並經過主流媒體使用的詞彙,如“給力”等,不應該判爲錯別字。但一些僅在網民中流傳使用的詞彙,傳播範圍有限,許多人包括閱卷老師都不明含義,用在作文中就有可能被認爲是錯別字。
專家釋疑用網語“當有所選擇”
作爲中國文壇“啄木鳥”的《咬文嚼字》雜誌社主編、語言文字專家郝銘鑑認爲,近年來我國的網絡用語蓬勃發展,若要在高考作文中使用,應當視詞彙和語境不同,有所選擇,區別對待,不能一概而論。
郝銘鑑同時指出,但也有些諧音詞,如“杯具”“神馬”等詞彙離開網絡語境後,在嚴肅的語言環境下,會造成混亂,今後將隨着時間的推移被淘汰。因此,他建議,高考考生慎重對待作文詞彙,有選擇性地運用網絡用語。
據新華社